-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物理学
考 研 讲 座
2014.04.13
电气工程学院
郑兴荣
路在何方???
招考、创业……
陇 院 学 子
捷 径
考 研
自 信
坚 持
目 录
?为什么考研
了解考研信息,
研究生生活
定专业、研究方向
定学校
考研过程
考研复试
补充
学院近几年考研情况统计
考 研
一、为什么考研?
?考研之前大家必须要想明白这个问题(动力)
1)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2)实现自己的重点大学梦
3)躲避就业压力
…………
提升学历,提高自身素质
开阔视野,积累深层知识
为什么考研——什么是研究生?
为什么考研——考研适合吗?
为什么考研——考研为了啥
为什么考研——考研好处
1、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锻炼自身专业素质,在工作岗位上
进一步增强自己业务能力、提升业务水平。
2、缓解就业压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3、追逐自己的兴趣,达到专业的高度。
4、改变命运,实现梦想。
5、构造更高层次的交际圈,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6、考研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思维能力、理解能
力、写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记忆能力等都将得到升华。
二、了解考研信息,研究生生活
在决定考研之前尽可能多的了解有关考研的所有信息,以及考上研究生要做什么,自己是否能适应研究生生活。考研基本信息包括:
1、了解研究生总体信息
1)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咱们通常所说的研究生指的是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这个比例在发生变化,2010年全国只招4万左右的专业硕士,而2011年已经招收15万左右的专业硕士,教育部的计划是到2015年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比例达到1:1.
二、了解考研信息,研究生生活
2)近几年的研究生招生、录取与推免情况。全国高校平均推免达到40%(尤其名校甚至达到80%),如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54.11万,推免生达到20万左右,真正通过考试的录取只有30万左右,当时报名人数达到180万,平均录取率3.3:1,但实际录取率仅为6:1。(实际上比这要好点,考试中途放弃的大有人在)
3)近十四年的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表1E:\考研流程\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doc)
二、了解考研信息,研究生生活
4)考研地区的划分有哪些?A区和B区有什么区别?
考研地区划分在2012考研中有重大调整,把原来的A区、B区合并为现在的A区,把原来的C区变为B区,于是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二、了解考研信息,研究生生活
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一类对应A区线,二类对应B区线,B区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等较为落后的地区,因此A区要求较高,B区较低。
注意:A区和B区不以学校分,只要学校属于某一个区,分数线就参照该区标准,但对于好学校来说,区域划分对分数和上线的影响不大。E:\考研流程\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doc
·
二、了解考研信息,研究生生活
2、了解考研科目(考试科目因报考学习而异)
考研科目: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两门专业课(300分)(注意:有些专业考一门专业课300分,如历史学,教育学等)共500分。物理学专业考研考政治100分(必考)、英语(必考)100分、高等数学(150分)和专业课(150分)共四门;电气、自动化、测控专业考数学一(150分,全国统考)。
3、非常热门的专业慎重报考。例如,2011年复旦大学的国民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当时报名人数75人,共录取3人,报录率高达25:1。
4、考研报学校的原则
1)须与考研实力相符
报考名牌大学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残酷。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
根据自身特点与复习情况,报考质量好一点的学校。
2)符合自己的考研目的
常见考研两种心态:一、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
二、只要能考上就行。
前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考博);
后者要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好大学冷专业)。
3)权衡竞争态势
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
二是看所要报考专业院系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
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
4)根据各校历年录取情况
各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