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抑郁症的识别防范和危机干预详解
抑郁症未被识别的不良后果 频繁就医:社会资源、医疗资源浪费 疾病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 死亡率上升:4.3倍 自杀:15%死于自杀 三、抑郁症的防范 教肓 加强对抑郁的认识:一种病,多可康复 认识其复发性:一次复发50%,二次75%,三次90%。治疗能100%恢复 识别抑郁复发的先兆:情绪低落,睡眠改变,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或活动失去兴趣,易生气,记忆力↓,易疲劳等。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指导解决问题,正视现实 改善睡眠 增加活动与锻炼 强化训练自信心 四、抑郁症的危机---自杀干预 抑郁症的平均自杀率19%, 怀疑有自杀观念时的处理:讨论自杀问题 制定干预计划与措施:①不让患者单独呆着;②随时监护或送住院,留电话;③鼓励多方咨询;④让患者远离所有可用于自杀的危险品;⑤病情评估;⑥良好的医患关系;⑦ “签约”推迟自杀冲动的出现;⑧换角度思考;⑨系统环境干预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爱,多方支持鼓励。 换个角度看问题 附:药 物 治 疗 期 限 急性期治疗:至症状缓解 继续治疗:症状缓解后的继续治疗约6月 维持治疗:视情况而定,三次以上发作者可用维持治疗 首次发病者:症状消失后再用治疗量4周左右,改用维持量(1/2量或接近治疗量)6个月 多次发作者:一般药物维持治疗2年至5年 病例 张某 女 23岁 学生 大学文化 住院号 xxxxx 自2005年3月首次出现情绪低落,思考困难,不能胜任学习,自卑,对原来喜爱的歌舞不感兴趣,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失眠。诊断抑郁症,服药4个月好转,停药半年后感觉心情舒畅,学习工作能力较以往强,人际关系明显改善。此状况持续4-5个月,以后逐渐平静下来正常学习。其兄曾言语紊乱,行为异常,8年前自杀身亡 2007年6月再次出现情绪低落,思考困难,不能胜任学习工作,自卑,对事不感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食欲下降,易生气,易醒,易疲劳等症状,住院治疗,仍诊断抑郁症,抗抑郁治疗,4个月好转停药 2008年1月再次复发,出现自杀观念。追问病史发现有轻躁狂症状,如某时段特高兴,想法特多又快,参加社交很活跃等,但患者并不自知是轻躁狂症状 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目前为抑郁发作 2009.6.3. Tel 3962656 2929120 抑郁症的识别、防范和危机干预 谁是心灵的杀手?(☆☆☆) 令人难以忘怀的好莱坞明星( ☆☆☆ ) 北京今年15名大学生自杀 上海某大学一学生自杀。 北交大一名学生自杀。 美国邮票:抑郁症患者 关注当代大学生抑郁发作 2006年12月,《首都大学生发展报告》显示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23.66%,据此推算应不少于10万人。 桂林市480万人口中抑郁症患者在12,000人以上。压力的社会,压力的人生 2006年10月10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联合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启动了针对大学生抑郁发作的 “绿丝带”行动。 一、抑郁障碍的概念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为间隙性病程,间隙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障碍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之一,在西方被称为“情绪的感冒”。 分类:抑郁障碍主要包括: 1、 抑郁症; 2、恶劣心境; 3、心因性抑郁症; 4、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发抑郁; 5、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 6、精神病后抑郁等。 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抑郁障碍在疾病负担中的位置 WHO全球疾病总负担(1990) 单相重症抑郁症占第5位 双相障碍占第18位 抑郁症加自杀占死亡的5.9%,列第2位 中国(1990年) 单相重症抑郁症占第2位 双相障碍占第12位 预计2020年全球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为第2位,列在冠心病之后 二、抑郁症的识别 主要特征---显著的心境低落 常见 患病率高,男性约12%,女性约25%. (一)、重症抑郁发作的常见症状 缓慢起病多见,抑郁发作表现概括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抑制等“三低”症状 ※显著的抑郁心境(核心症状) : 最常见 痛苦、悲伤、沮丧、绝望 ---无望感 自我评价过低 ---无用感 无助感。 部分病例心境变化:晨重夕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