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玻璃工艺学绪论1
(3)发展趋势 按材料设计的方法,优化玻璃成分、性质和制备工艺 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 ? 保持产品功能,降低对人类不良影响 ? 不用或少用有害原料 ? 采用轻量化工艺,节能降耗 ? 最大限度利用碎玻璃和其他废异材料 ? 设计节能玻璃成分、减轻能源负荷 ? 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采用非传统熔化模块熔化新工艺与设备 ? 污染的防止优于污染的形成后处理 扩大产品功能以提高产值和附加值 玻璃企业管理总体网络设计 绪论 * 玻璃工艺学 材料类专业课程 1 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绪论 目前材料(materials)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广义的角度定义:能够用于加工有用物质的物质。 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特点分4类 金属材料(metal materials)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 有机高分子材料(polymeric materials )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 ) 性能特征分2类 结构材料(structre materials ) 功能材料(function materials ) 绪论 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以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 陶瓷 胶凝材料 玻璃 耐火材料 天然太物材料 绪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 胶凝材料 天然材料 玻璃 陶瓷 气硬性胶 凝材料 水硬性胶 凝材料 普通 玻璃 特种 玻璃 特种 陶瓷 普通 陶瓷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 胶凝材料 天然材料 胶凝材料 玻璃 天然材料 胶凝材料 陶瓷 玻璃 天然材料 胶凝材料 饮料瓶 酒 瓶 烟灰缸 压花玻璃 玻璃纤维 1、玻璃的起源 2、玻璃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 3、玻璃分类 4、新玻璃 5、传统玻璃的现状 绪论 玻璃的定义与分类 1、玻璃的起源 公元前8000年,陶瓷上釉的制品即玻璃制品; 石英砂加石灰石和碱加热,釉砂; 若再加其它原料,则得到玻砂; 中国最早制作釉砂和玻砂是西周和春秋中期,当时是一些有色的镶嵌珠、壁、耳铛、剑首等装饰品; 战国时期,有钾硅酸盐和铅钡硅酸盐两大玻璃系统,西方铅钡玻璃在17世纪才出现; 绪论 最早称玻璃出现在战国时期,“琳”,“陆离” 西汉称“琉璃”,宋代称“药玉”(假玉)、玉,明代称“硝子”,唐代称“玻璃”; 宋代将陶器上的釉称“琉璃”,即琉璃瓦。明清时,除用吹制、压制、浇注制造玻璃外,还将玻璃先制成料条的半成品,再加热制成玻璃制品,又称“料器”。 考古学家认为,根据透明度将古玻璃分类,不透明者为料器,半透明者为琉璃,透明者为玻璃;有的学者提出,只要称玻璃结构的料器、琉璃、玻璃均称玻璃。 绪论 2、玻璃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 古玻璃用途有五类: 玻璃珠、玻璃首饰、玻璃砝码、玻璃玩具; 玻璃器皿、玻璃花瓶、玻璃瓶和其他实用器皿; 玻璃窗; glass 玻璃镜子; 透镜和棱镜; 绪论 玻璃使用时间段: 公元前3500-100,叙利亚和埃及人制作玻璃的用途主要是第一、二类,后来几乎遍及欧亚大陆 公元前40年叙利亚生产吹管,罗马人吹制器皿和瓶罐。 改进 12世纪以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大力发展玻璃生产,如施釉、嵌丝等装蚀。 15世纪制造了透明玻璃,有玻璃窗产品诞生用于教堂。 创举 12和13世纪,意大利从等西方国家生产了背面涂金属的玻璃镜。 绪论 13-15世纪,透镜、棱镜、窗玻璃开始出现。 16世纪以后,欧洲很多国家建立了玻璃工厂,同时仪器玻璃、显微镜、温度计、望远镜和玻璃的研磨、抛光、精密加工及表面处理技术产生。 19世纪以后,玻璃生产技术发展迅速,各种生产方法和玻璃品种出现。 如果玻璃缺习,我们丰饶的现代文明就不可能存在。 玻璃能量和效应变得越来越大,发生得越来越快,玻璃自身对于人类已经不止是一个附加的资源,它还推进了其它多种工艺技术的改革创新。 绪论 1945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 “熔化后,冷却到固化状态而没有析晶的无机产物”。 我国的技术词典中把“玻璃态”定义为;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玻璃的含义有了很大的扩展。因此,把具有下述四个通性的物质不论其化学性质如何,均称为玻璃。这四个通性是: (1)各相同性。 (2)介稳性。 (3)固态和熔融态间转化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4)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和渐变性。 3、玻璃分类 广义玻璃 无机玻璃 有机玻璃 金属玻璃 狭义 无机玻璃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 按形状 平板玻璃及其深加工制品 空心玻璃 块玻璃 玻璃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