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起承转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 江南中学 2014.1.13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学得痴迷,要拜黛玉为师,黛玉对她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起承转合是古人作诗遵循的章法结构,顺着它就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领悟诗的真意。 “起”即起头 “承”是承接 “转”是转折 “合”是收束 悯农 (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 起 秋收万颗子。 承 四海无闲田, 转 农夫犹饿死。 合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起,写环境)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承,在该环 境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写情怀)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合,情入当前景) 起 “起”,即起句。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为后边的抒情或议论作准备。 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思考、或引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起”的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 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交代了环境、时间、地点; 2.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 3.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承 “承”就是承接连贯。 “承”的方式较为复杂,有的总接,有的分承,有的明顺,有的暗衔,有的欲扬先抑,有的欲抑先扬,但都会与上下句的思路保持紧密的连贯 。 “承”的作用主要是: (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从构思角度:首联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颔联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颔联与首联构成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也为尾联赞美山泉作了铺垫。 转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 “转”在诗中作用: (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 (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开篇写骤雨突至,先声夺人,与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合 “合”则是结句,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有收束全诗的作用。 “合”的作用: (1)呼应开篇,圆合首尾; (2)揭示诗歌的主旨、卒章显志; (3)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氛垢:尘埃。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课堂总结 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 水调子,水调歌。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