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 李宗尧1,杨桂山2,董雅文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基础保障。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目标首先是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水平方向的有机链接,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生态保障与环境支撑。以安徽省沿江地区为例,论文通过生态系统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析,确定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西部山区一带、长江干流和巢湖等地区;通过经济发展潜力分析,确定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市的市区及滨江地带是主要的经济优先开发地区。以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为指导,根据沿江地区的自然生态特征,构建了由3个生态源、7个生态廊道和众多的生态斑块、生态楔组成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生态环境的保障与支撑。理想的区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功能完善和协调的系统,稳定有序的生态空间结构是实现功能的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由于开发强度大,空间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些地区已变成人为的生态脆弱带,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主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冲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安徽沿江地区 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宣城、巢湖、滁州9市 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整。1996—2005年个GDP平均年增长率12.65%;人均GDP年均增长12.4%,分别高出全省1.9和2.2个百分点,是典型的经济快速增长地区。本区生态环境本底较好,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客观上需要通过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区域的全面发展。
1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及构建方法
1.1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及特点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以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的稳定性为目的,强调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注重充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本底的优势,整合各类生态环境要素的服务功能,发挥其空间集聚、协同和链接作用,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与融合。具有区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特征,其构建必须发挥人类的主动性。 生态格局优化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各有侧重点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以McHarg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所形成的“千层饼”规划模式、Odum以系统论思想为基础所提出的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Forman等以景观格局整体优化为核心的规划模式最具代表性。目前生态安全格局研究重点集中于生物保护、生态系统恢复及景观稳定性等问题,研究地域也以自然保护区为主,针对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1.2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增长阶段,人类活动剧烈,自然生态系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以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协调为目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人类的主动干预,保证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持续性,同时满足经济开发的需求,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冲突,在地域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体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空间统筹。 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自然生态空间是景观的基质,具有生物生产和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以人工环境为主的城镇空间表现为镶嵌斑块,是高密度、高强度产业活动的主要场所。生态廊道是联系自然生态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的纽带,发挥着加强生态系统间的联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城镇空间无序蔓延的功能。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调控,就是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确定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空间范围,加强区域内生态功能的维护,实现生态单元内“垂直”方向的匹配;通过经济发展潜力评价,识别以建设开发为主的城镇发展空间。最终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生态源区的严格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强化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合理规划、保护生态廊道 在重点开发区设置生态楔 ,在水平方向有机链接生态源区和城镇发展空间,构建二者间稳定的镶嵌组合关系,拓展、强化生态空间的服务范围和功能,实现二者的空间协调。
2 安徽沿江地区生态空间特征
2.1 沿江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存在问题 沿江地区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生态系统多样,自然本底良好。海拔200m以上的地区占陆域总面积的22.2%,林地面积占31%,水面和湿地等未利用地占7.8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4讲.ppt
- 2010年广东省考行测真题答案.doc
- 经济学笔记串讲.doc
-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和答案.doc
-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文档.doc
- 经济学讲义(六).pptx
- 经济学概论第13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ppt
- 2010年广州二模语文试卷.doc
- 2010年广州中考英语试题修正版及答案(加解说).doc
- 经济学课程总结.doc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有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 2025年河南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预热题】.docx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综合题).docx
- 2024年案件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范例(4篇) .pdf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竣工验收管理制度(三篇)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