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敢想敢怒不敢言.doc
敢想敢怒不敢言 在那么多企业,管理方无视带薪休假制度;职工一方呢,出于各种现实原因,不敢提,不敢议。生产还在进行,薪酬照常发放,看上去秩序井然,也很安静,但这是有缺陷的秩序,安静是表面的…… 太安静了,老板也怕 前不久,与几位中小企业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小聚。话题一开,一位老板说:“有时候吧,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企业好像很安静,这个部门那个部门,看上去都在按部就班地忙。可我心里就是发慌。” 其他几个人也有同感,“越是出奇地平静,越让人心里不踏实。” 去卫生间时,一位企业部门负责人跟进来,告诉我:“他们说的那种现象啊,在很多企业都很常见。表面看挺安静的,实际上,问题啦矛盾啦老鼻子去了。可有人不敢说,有人不屑说,有人在等着别人说。都不说,碰上个明白事儿的老板还好,碰上一个糊涂蛋,他还觉得挺和谐呢!” 回到桌上,我半开玩笑地问:“你们是不是太凶了,搞得手底下人敢怒不敢言?”他们都不承认,“没有啊,别的企业啥样,我那就啥样。” “有过性骚扰吗?”我问。荤话题总会引起人们兴趣。几位“哄”地一声,“哪敢!现在的妞儿都厉害着呢,你还没尝着鲜,反惹一身骚。” 话虽这样说,但事实上,性骚扰在中国职场并不少见,只不过,有的当事人愤而辞职了;有的为了饭碗,忍气吞声;有的就势缠上了你…… “那加班加点总该有吧,”我特意加了一句,“就强制性的那种。” 几位老板先都沉了一会儿,后纷纷点头,“这倒是有。”他们给出的理由都差不多:活儿要得急、人手少。等等。一位老板很坦率,“我自己就常常加班加点,我不走,他们敢走?反了他们了。都成习惯了。”大家笑。 “他们有意见没有?”我继续问。几位老板都歪着头想,“有吧,好像应该有,可没听他们提过,外表也没看出啥来。”跟我上卫生间的那位部门负责人的老板没在场,他憋不住了,脱口而出,“那是敢怒不敢言。” 几位老板点头,但不说话,不知是默认了,理解了,还是…… 老板在不在不一样 在企业,沉默,往往是职工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杨学英女士,以“组织中存在的员工沉默行为”为题,做了系统论述。她认为,组织中员工沉默行为是指:员工发现组织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员工有意识地保留了改进组织现状的意见和想法,是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她进一步提出:员工的沉默行为,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是影响组织决策质量的绊脚石,是组织改变和发展的阻力之一。 一般来讲,在用人、薪酬、福利方面,企业若存在问题,职工提出意见后,会受到不公正对待,那为保住最起码的饭碗,职工会选择沉默。 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5月22日,浙江台州金雨星公司老板的丈母娘去世,老板要求全体员工为他丈母娘送葬。说是要求,其实是强制。谁要是敢不去,就算旷工,罚款200元。员工敢怒不敢言。若无自媒体在网上晒出送葬照片,那在这个老板和不知情的人看来,企业也蛮和谐的嘛! 今年5月中旬,陪侄女和她未婚夫去沈阳一家影楼拍婚纱照。那边,两个孩子被揪过来揪过去,受尽“虐待”,这边,我跟工作人员闲聊。一女员工的情绪明显不佳,跟谁说话都两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我小心地问:“男朋友惹你生气了?”她一瞪眼,“有男朋友就好了!”接着瞅瞅四周,压低声音,“都是让老板气的,动不动就搞啥活动,一干就干到晚上九十点钟。前两天就是,我对象他姥过生日,我都没去上。他要跟我吹。” 忽然,“老板来了。”她脸上立马堆起笑,对我说,“我还能帮你什么忙吗?”老板年龄不大,也就30岁出头。看上去他兴致不错,来到这个女员工跟前,“就该这样,你看你这一笑哈,多萌多好看,谁看了都喜欢。”女员工笑得更萌了,“谢老板夸奖!”一瞬间,我都搞不清身在何处了。 想休假就丢饭碗 前段时间,带薪休年假的话题又热起来。 其实,自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以来,尤其是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将在今后7年内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这个话题就从未冷过。 但是,除了机关和一些事业单位,很多企业从未落实带薪休假,或者是巧立名目,虚假落实。对此,这些企业的职工多是敢怒不敢言。 有媒体曾报道,在某开发区一合资企业工作的梁先生,仅仅为了追回10天的年假工资补偿,就丢掉了饭碗。这种事例在各地都发生过,其给职工的暗示或警告非常明显:再有这样的要求,你就是那姓梁的。是饭碗重要,还是休年假重要,相信每个职工都会理性选择,尽管无奈。 调查时,在正式场合即单位,只要聊起带薪休假,大家都沉默不语,要么低头,要么你瞅我我看你。在非正式场合,即单位之外,虽然有职工敢接这个话头,但也有言在先,“不要录音;别露单位和我的名儿。” 很多单位不准休、不让休年假,还有自己不敢休的。在某知名金融公司上班的李女士说,她年收入10多万元。公司竞争非常激烈,年底会根据个人业绩排名,最后一名极有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