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搖籃-2.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搖籃到搖籃-2

從搖籃到搖籃 組別: 十五 組員: 蔡亞哲 陳冠名 陳政翰 謝嘉維 從搖籃到搖籃 作者: 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 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 從搖籃到搖籃 理念:沒有什麼是廢棄的,所有的商品,都應當成其他商品的養份。 從氣候暖化到石油漲價,又是低碳、又是節能,千頭萬緒,似乎理不出一個有系統、可以遵循的理論或是思路。環保議題幾乎成了末世警訊的符號,恐懼之外,只有無助的感覺。 但是在大自然裡,沒有需要丟棄的東西——當一棵櫻桃樹開滿花朵、而這些花朵又紛紛落地時,沒有人會覺得資源被浪費了——因為所有枯枝、落葉、落花,都將回到土壤,再度成為養分,培育出新的花朵和果實。 好的設計就像大自然,沒有浪費這回事! 商品的養份: 這本書不是一棵樹。 過去環保只談到減少破壞,但這並不能解決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 荷蘭政府鼓勵民眾,平日少開車以減少二氧化碳對地球的傷害,「但試想,你會以少打你的老婆,來表示你沒有家暴嗎?」。 減少破壞,僅等同於接受現在那些不好的設計,小從一雙鞋子大到一間工廠。人類所應該作的,是要讓商品從設計開始,就要思考它的「來世」,讓手機的外殼回收後,可以升級成醫療設備使用;讓紡織工廠排出廢水,可以比飲用水還要乾淨 下一波工業革命 從搖籃到搖籃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更為積極,不再是一點一滴彌補工業革命的傷害,而是邁向「下一波工業革命」(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新的工業系統必須謙卑的向大自然學習,在大自然裡,根本沒有廢棄物這個概念──所有東西基本上都是養料,都可以回歸土壤,生生不息。 環保與經濟 為了環保而限制經濟發展,是完全行不通的!而且以限制發展的方式來拯救環境,也鐵定激發不起企業家和數以億計的上班族之熱情。總之,違背人性和經濟學原理的環保運動,只會事倍功半,很難達到具體的成效的! 國外範例: 這是搖籃到搖籃的設計理念,讓屋頂覆蓋一層土壤,上面種花草,既可當蜂蝶昆蟲的家,又可吸收雨水,更可隔熱保溫。以自然的方式蓋屋子聽起來似乎很新奇,可是卻是人類幾千年以來使用的方式。 作者威廉.麥多諾(William McDonough)曾幫芝加哥市長理查?戴立(Richard Daley)在市政大廳的屋頂蓋空中花園。戴立市長在欣賞之餘預測未來整個芝加哥市的屋頂都是綠色的,因它不僅涼爽,還可利用太陽能種植花草,提供繁忙的 城市居民與無數鳥類、昆蟲一個良好的棲息地。 經濟和環保同時成功範例: 對於已受到污染的土地,福特公司徵得當地政府的許可,採用創新的方式來處理。 首先,將上層土壤移開分別處理,然後清理較深層的土壤。 使用的方法包括栽種植物以清除土中的毒素,並使用細菌、真菌和藻類生物讓土壤重新恢復生機。對雨水的處理與排放亦融 入生態的原理,新工廠有著綠色屋頂,可以涵容兩吋的雨水,停車場的地面使用格子磚,土壤可以吸收雨水,雨水流經蓋好的沼澤地,裡面種有植物,細菌、真菌和 藻類,最後流經種滿原產植物的溝渠,最再流入河中。如此歷經三天的流程,雨水流入河川時已相當乾淨。 台灣範例: 回收家具再創環保生活美學 一般市售高價昂貴的檜木、樟木精油,是由漂流木或民眾丟棄的廢家具提煉而成的這些民眾不用的廢家具,經清潔隊回收,妙手回春成為再生家具。 從搖籃到搖籃的資源永續循環,運用在家具回收,讓台灣2010年少砍15萬棵樹、減少17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共計35,518件,並為地方政府增加2,081萬元收入。 結論 一個不顧慮生態系統的工業模式,終將反噬人類健康生存的根基,是本書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 布朗嘉指出實踐環保不應是等於少用,不能像禁慾主義。而應該是用創意,去建構一個新的文明。這個新文明是向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態循環去學習,從新的生活方式與新的生產方式著手,透過創意的設計,不再有所謂的廢棄物。因此資源不斷循環,一個價值創造另一個價值,生生不息。 * *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