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超级藏家”的零距离接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超级藏家”的零距离接触.doc

与“超级藏家”的零距离接触   郎世宁,可算是一座桥梁。如果没有郎世宁,也许中国人了解西洋油画的时间,将推迟一个世纪甚至更漫长的岁月。可中西交流不会因个人因素而断绝。   然而,正因为年代颇久远,造成了如今收藏市场之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圆行乐图》瓷板画流行于市。真的还是假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藏此瓷板画者。   难道,他真的是大隐隐于市的超级藏家,他真的是一位不为人知的大佬?   “我有一个朋友,拥有郎世宁绘制的《雍正十二月圆行乐图》瓷板画,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看?”一位朋友抱着热切的心情,突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郎世宁大作乍现沪上   说老实话,对于郎世宁的画作,我是颇不以为然的。以今人之眼光,这类西洋四流画家到中土坑蒙拐骗之作,并不具有艺术价值。它唯一的价值,就是见证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之早期结合。当然,其也并非最初的结合。论起中西艺术交流的源头,其最初发端于哪里,还真不好说,比如敦煌,比如汉之西域,都能找到痕迹。即便往中古时期探索,比如青花瓷,本就是中西交流之产物。换言之,难道说青花瓷就不是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之结合吗?插句题外话,最近有某大学档案馆的馆长对我说:“哥们,你知道吗,其实青花瓷与如今郭台铭的生意很相像呐!”此话怎说呢?原来,在这位馆长的理解中,当年的元青花,也无非蒙古人霸占了从中土到西域再到阿拉伯世界的广大领土,而其时波斯人需要一种元青花,就通过庞大的帝国交通系统,将青花原料特别是颜料运到中国。“中国的那些被蒙古人定义为‘南人’的亡国奴,于是就成了只做OEM的厂商。当年之景德镇,无非五年前之东莞,未来之越南。”朋友如此对我说,“到了明清闭关锁国的岁月,来自波斯的靛青料没有了,于是青花也开始走了下坡路。”   不管怎样,既然是从清朝雍正年间流传下来的东西,我还是很有一番兴趣去探看探看的。   当我应约来到浦东三林地区一处商品房小区,在小区会所结识了藏家张先生。张先生自称――乃是当年市府红人,只是后来因故挂印而去。如今以经商之道,谋取些许薄利。业余藏些古董字画。   张先生唤人拿出其自称享誉圈内的几块郎世宁《雍正十二月圆行乐图》,吾等顿时有大开眼界之感。怎么说呢――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工笔细腻,似乎每一笔都精准到了绝妙之境。纤毫毕现,似乎那画中就是雍正爷的后宫。   转念想想,少时读连环画《红楼梦》,那巴掌大的画面,也无非此等作品。然而毕竟不同――论起尺幅,《雍正十二月圆行乐图》几乎与人同高,仔细摩挲,那瓷板上人,穿着16世纪鞑靼占领中原时期的锦衣华裙,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几番装模作样装腔作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盛况。   用放大镜仔细查看,那细微到厘米的人物像,依然珠圆玉润。确实看不出细节上有哪些纰漏。“难道这是真品?”我心里确实犯了些嘀咕。毕竟,本是抱着看着玩玩的心情而来,想在把玩一番之余,看出点儿破绽,然后敷衍一番走人,由此获得一些内心的快感。然而,此番探看,却看出了惊恐――真品竟然就摆放在此等蛛网挂落闷热不堪的环境里?   当然,张老先生的收藏室,毕竟不同于刘益谦的美术馆。既是安放在小区会所里,也无需太多的矫情装饰。蛛网挂落,也许正符合一种“低调就是腔调”的感觉,不引起贼人注意,无可厚非。再说,张先生已经将各类视频监控做到位。至于他的郎世宁大作,我在来前做过几番功课。有拍卖记录显示,2008年就有神秘上海买家出资158400000元人民币,拍下此套瓷板画。仔细数数“1584”后面那些个“0”,数得我眼花,不得不用一把尺子量着继续数。乖乖――一亿五千八百四十万,买下12块瓷板!   张先生当日端出11块瓷板。“怎么缺了一块?”我不禁问道。“哦,马云助手昨天带回杭州一块,说要去研究研究。押了两千万人民币,打到张先生银行卡里了。”张先生的助手不紧不慢地说道。“难道,2008年出资上亿的买家,就是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却有些不修边幅的张先生?”   你遇见自己了吗   有一位搞当代艺术推广的女士沈含泓,一直遵循这么一句口头禅:“真正的修行不是遇见佛,而是遇见自己!”我至今亦未从张先生口中确认这些瓷板画的来历,假若老张真的是喜欢这些作品,又有余钱多到支票上的“0”数不清,他老人家爱买不买。   可当有人问及于当年之拍卖,他总是罔顾左右而言它,如果来人点中“拍卖”一事,老张不免频频点头却不置一词。   我有一位朋友确实非常喜欢郎世宁的画作,甚而特地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只为了亲眼目睹那《雍正十二月圆图》的绢本真迹。   朋友也来到老张的藏室,看到了老张所展示的11幅瓷板画。“恍若隔世!确实是精品。”朋友一个劲点赞,最终也只能慨叹,“毕竟我不是故宫博物院专家,不能确认是否真迹。”   我掏出手机,将瓷板画局部翻拍,然后发给我的一位研究珐琅彩的专家朋友看,并用短信问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