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 封)去考进
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
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
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
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
菜, 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
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
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
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
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
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
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 准备高兴
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
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
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 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
六国论
苏 洵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学习本文“论”的文体形式。
3.理解文章1、2段中的重点文言实虚词,能独立翻译其中的重要语句。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作者简介
千古文章八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
苏洵二十五岁那年,被史彦辅和陈公美两人拉着,把峨嵋山玩个里外透彻。游山途中,他们听说西北数百里外的岷山也很壮美,于是再去岷山游历,一转悠又是半年。饱览岷山秀色之后,苏洵回来歇了几日,这才发现妻子面带忧虑,只是不愿形诸言表。原来程夫人并不指望夫君能够光宗耀祖,却将满腹期望全部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终日教他们读书认字,却又自叹精力不足。苏洵从她对孩子认真管教上,看出了自己的顽劣和不足,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如若继续散漫下去,将来可能会落到让儿子们耻笑的境地,这才认真琢磨起自己和家庭的未来。
苏洵发奋
苏洵发奋
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史夫人不幸病故,二哥从外地赶回家为母亲守丧三年,兄弟两个到了一起,免不了聊起自己的前途,苏涣有意问道:“三弟啊,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能不能写点文章,让我看看这纸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 这一下真的把苏洵难住了,他觉得满肚子都是锦绣河山,却不知如何将它吐到纸上,想画画不成,想写写不出,急得他满头是汗。
苏洵发奋
苏涣见状一笑,略转话题:“三
弟,你别着急。哥哥我有一件心愿,想
请三弟帮助圆了。”
苏洵忙问:“什么心愿?”
“我们苏家先人原是很有一些来历的,可自大
唐以来,我们只知眉州刺史苏味道是我们的先
人,往后就语焉不详了。从下往上推,也只知
道祖父叫苏杲、曾祖叫苏祜。三弟既然喜欢周
游,何不找些老人聊聊,再去查查别人的族
谱,把我们苏家族谱编出来呢?”苏涣慢慢说
道。
苏洵一听,觉得这件事做起来蛮有意思,便一口应诺下来。眉山的程家、史家都是亲戚,苏洵一经询问,他们都拿出族谱和先人的往来书信,再加上眉州府里还有些陈年案卷,很快苏洵便追根溯源,查到了唐朝刺史苏味道的名字,可惜这位先人事迹,让他看了脸上发烫。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这时苏洵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弄明这些人的来历,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读了个通透,一直读到二哥“丁忧”期满,离家上任,这时的苏洵已是欲罢不能,他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发愤读书,才能将心中所思,形诸文字——这年他已二十八岁。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时代背景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解题
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结合课下注释,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赂 秦 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小则获邑
思厥 先祖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马承英语语音过关Lesson_7课件资料.ppt
- 马丁路德金@无忧资料.ppt
-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资料.ppt
- 六、高一专题复习: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单调性教师版资料.doc
- 六、高一专题复习: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单调性资料.doc
- 六、文书管理规则_资料.doc
- 六.弯扭组合内力素实验资料.ppt
- 六_1_2《回避_还是正视》资料.ppt
- 六大茶类(白茶、乌龙茶)资料.ppt
- 马尔代夫旅游实用秘籍资料.docx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