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导体器件物理TFT
第六章 薄膜晶体管(TFT)主要内容(1)TFT的发展历程(2)TFT的种类、结构及工作原理(3)p-si TFT的电特性(4)p-si TFT的制备技术(5)TFT的应用前景TFT的发展历程TFT与MOSFET的发明同步,然而TFT发展速度及应用远不及MOSFET?!(1)1934年第一个TFT的发明专利问世-----设想.(2)TFT的真正开始----1962年,由Weimer第一次实现. 特点:器件采用顶栅结构,半导体活性层为CdS薄膜.栅介质层为SiO,除栅介质层外都采用蒸镀技术. 器件参数:跨导gm=25 mA/V,载流子迁移率150 cm2/vs,最大振荡频率为20 MHz.CdSe----迁移率达200 cm2/vsTFT的发展历程(3)1962年,第一个MOSFET实验室实现.(4)1973年,实现第一个CdSe TFT-LCD(6*6)显示屏.-----TFT的迁移率20 cm2/vs,Ioff=100 nA.之后几年下降到1 nA.(5)1975年,实现了基于非晶硅-TFT.随后实现驱动LCD显示.----迁移率<1 cm2/vs,但空气(H2O,O2)中相对稳定.(6)80年代,基于CdSe,非晶硅 TFT研究继续推进.另外,实现了基于多晶硅TFT,并通过工艺改进电子迁移率从50提升至400.---当时p-SiTFT制备需要高温沉积或高温退火.---a-Si TFT因低温、低成本,成为LCD有源驱动的主流.TFT的发展历程(7)90年代后,继续改进a-Si,p-Si TFT的性能,特别关注低温多晶硅TFT制备技术.----非晶硅固相晶化技术.有机TFT、氧化物TFT亦成为研究热点.---有机TFT具有柔性可弯曲、大面积等优势.低成本、大面积沉膜低载流子迁移率TFT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关键技术问题?低温高性能半导体薄膜技术稳定性和可靠性挑战:在玻璃或塑料基底上生长出单晶半导体薄膜!TFT的种类按采用半导体材料不同分为:硅基:非晶Si-TFT,多晶硅-TFT化合物:CdS-TFT,CdSe-TFT无机TFT氧化物:ZnO-TFT基于小分子TFT有机TFT基于高分子聚合物TFT无/有机复合型TFT:采用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共混 制备半导体活性层TFT的常用器件结构薄膜晶体管的器件结构双栅薄膜晶体管结构TFT的工作原理一、MOS晶体管工作原理回顾当|VGS||VT|,导电沟道形成.此时当VDS存在时,则形成IDS.对于恒定的VDS,VGS越大,则沟道中的可动载流子就越多,沟道电阻就越小,ID就越大.即栅电压控制漏电流.对于恒定的VGS,当VDS增大时,沟道厚度从源极到漏极逐渐变薄, 引起沟道电阻增加,导致IDS增加变缓.当VDS>VDsat时,漏极被夹断,而后VDS增大,IDS达到饱和.TFT的工作原理工作于积累状态下原理示意图工作原理:与MOSFET相似,TFT也是通过栅电压来调节沟道电阻,从而实现对漏极电流的有效控制.与MOSFET不同的是:MOSFET通常工作强反型状态,而TFT根据半导体活性层种类不同,工作状态有两种模式: 对于a-Si TFT、OTFT、氧化物TFT通常工作于积累状态. 对于p-Si TFT工作于强反型状态.TFT的I-V描述在线性区,沟道区栅诱导电荷可表示为…….(1)在忽略扩散电流情况下,漏极电流由漂移电流形成,可表示为…….(2)(1)代入(2),积分可得:…….(3)当VdVg时,(3)式简化为在饱和区(VdVg-Vth),将Vd=Vg-Vth代入(3)式可得:…….(4)p-Si TFT的电特性1. TFT电特性测试装置高掺杂p-Sip-Si2. p-Si TFF器件典型的输出和转移特性曲线转移特性反映TFT的开关特性,VG对ID的控制能力.输出特性反映TFT的饱和行为.特性参数:迁移率、开关电流比、关态电流、阈值电压、跨导3. p-Si TFF中的Kink 效应机理: 高VD (VDVDsat)时,夹断区因强电场引起碰撞电离所致. 此时ID电流可表示为:为碰撞电离产生率,与电场相关,类似于pn结的雪崩击穿.4. Gate-bias Stress Effect (栅偏压应力效应)正栅压应力负栅压应力现象1:阈值电压漂移. 负栅压应力向正方向漂移,正栅压应力向负方向漂移.产生机理:可动离子漂移.负栅压应力正栅压应力现象2:亚阈值摆幅(S)增大. 机理:应力过程弱Si-Si断裂,诱导缺陷产生.5. p-Si TFF C-V特性下图为不同沟长TFT在应力前后的C-V特性自热应力BTS(bias temperature stress):VG=VD=30 V, T=55 oC;应力作用产生缺陷态,引起C-V曲线漂移.6. p-Si TFF的改性技术(1)非晶硅薄膜晶化技术-----更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