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考试之安全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工程师考试之安全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 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满足物质条件和工业秩序条件下进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事故,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受破坏。 2、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努力进行相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行为,实现人、设备、物料、环境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设备设施损坏、环境污染及其他损失。 4、 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 5、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 6、 国务院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将“安全生产事故”定义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7、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8、 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为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9、 危险度:R=f(F,C)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10、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疾病、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11、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和《安全生产法》96条,规定: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2、 安全性(S)=1-D(危险性) 13、 安全生产原理与原则: 1) 系统原理,全方位、全天候、全员的管理。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2) 人本原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原则: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3) 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3E)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原因4各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 4) 强制原理,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统一便可采取控制行动。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14、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已被排除在事故致因理论当代论坛之外,只能说明前段的研究历史而已。 15、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16、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17、 系统安全理论:1)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要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消除集中选定的风险。4)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18、 《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9、 胡锦涛在第30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安全发展的三个含义: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0、 2002年11月1日颁布《安全生产法》,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1、 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专题会议确定了加强安全工作的12项治本之策; 22、 “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 2、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依据: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 3、安全规章制度的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