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李白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李白教案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章 诗仙李白(简编) 主讲及拟稿:刘南平 李白的生平 综观李白的一生及人格可概括为一句话,即以追求自由为人生最高境界。 这一独特气质的形成,源于 融儒道侠于一身的历史文化影响 (一)儒文化的影响表现为李白自视很高,很有自信心和功名心,也想“拯物济世”,建功立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与一般儒生相同之处,形成其这一思想的原因大致有二: 1、博学多才,“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的文化积淀。 2、出身唐皇室同一世系的家族自豪感。 但他又不同于一般儒生,最大的不同是,他只想凭借自己的声望直取卿相,“愿为辅弼”“立抵卿相”;“不屑于一官半职,“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登广武古战场怀古);不屑于俗儒视为正途的科举应试之路;不屑于一般儒生皓首穷经的努力,“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 (二)侠文化的影响 1、富而不贵,没有受过正规的儒家思想教育却博学的文化教养形成了他桀骜不驯的任侠性格。 2、蜀中自古就是侠士侠风盛行的地方,使李白受到感染。 但是,李白又不同于一般的市民、豪侠,他要直取卿相,这就离不开名人推毂和终南捷径,而这两条道路必须仰赖他所蔑视、憎恶的上层统治者,这就必然陷入二律悖反的矛盾之中,可以说李白是带着这个矛盾走完一生的。为了摆脱这个矛盾,他人格中又一文化积淀起了作用。 (三)道家“功成身退”的思想使李白找到了理想的人生设计。 “功成身退”原出《老子》。老子从祸福倚伏的观点出发,提出“功遂身退,天之道”。李白将前提由全身远祸改为“功成”,显然融进了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般认为,儒道侠本不相容,陈子昂说:“儒道两相妨”但是,李白却将它们和谐地统一于自己的人生设计中。 二、祖国地域文化的滋养 这种文化滋养与诗人长期的漫游生活分不开。 李白的一生分五个时期(游P61)。 第一个时期5—25岁蜀中博学和漫游时期。 第二个时期26—42岁仗剑远游时期荆楚中原文化的影响:楚辞、老庄——崇尚自然、耽于幻想,充满浪漫情调的荆楚文化;吴歌西曲发源地的长江中下游民歌情调;中原之游所感受到的贞刚之气。 第三个时期42—44岁长安三年时期有机会接触了盛唐时代最优秀的文化;也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四个时期44—55岁,再度漫游时期,不再为求仕,仅为寻求精神解脱。足迹到达梁宋、洛阳(见杜)、燕蓟、梁园、宣城、金陵,这十几载又领略了南北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习俗文化。 三、盛唐时代文化的强烈感染 李白(701—762)的一生几乎与盛唐开元天宝盛世同时。 盛唐时代文化对李白的影响主要是: 中外文化交融的影响 (二)诗人人格气质深深烙上了盛唐兼容并蓄的伟大气魄和无拘无束的时代精神的印记。 这种印记奠定了诗人“兼济天下”的人格信仰,所以诗人的第五个时期(56—62岁),虽身经战乱,却时时谋求报国,也完美地表现在他的创作中。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浪漫精神 李白死后,其族叔李阳冰将其作品编成《草堂集》10卷,但失传,而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诗“十丧其九”。今存《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本)30卷,除赋、序等文章外,有诗900多首(游)、1000首(袁)、980余首(于非)。 对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一般总是将它分为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如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表现个人理想和愤世嫉俗的精神。 (二)歌颂祖国的自然山川,体现诗人鉴赏自然美的卓越能力和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关怀国家命运,反映时代风貌。 又如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上P371): (一)揭露污浊现实,批判黑暗政治。《古风》等。 (二)关怀祖国命运,渴望建功立业。《梁甫吟》《行路难》《古风》等。 (三)反抗礼法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答王十二》《梦游天姥》等。 (四)描绘壮丽的祖国山河,表达自己的赞美与热爱。《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将进酒》《蜀道难》《渡荆门送别》等。 (五)反映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秋浦歌》《子夜吴歌》(三)《长干行》(一)《乌夜啼》《玉阶怨》等。 赠友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王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沙丘城下赠杜甫》等。 边塞诗《塞下曲》六首等。 我认为这些条分缕析没能从根本上抓住李白的创作个性,一方面把李白混同于其他作家,淹没了他的个性,另一方面又肢解了李白。李白是典型的文如其人,所以对李白诗歌思想内容的概括,我以为应抓住以下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一、强烈的自信心 诗人一生没有放弃自我价值的认可(愚改“理想”为此)和追求,总是在反复抗争中坚定自己的信心。 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即使遭到沉重打击,甚至在安史之乱时也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激起在乱世中建功立业的希望。代表作《行路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