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日倍增顾问班组建设课题研讨会素材
班组基石 企业永远的骄傲
——明日倍增顾问班组建设课题研讨会
一. 班组建设六十年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班组建设
毛泽东号机车组
1946年东北: 藏匿于肇东车站的ㄇㄎ1—304号机车
1946年10月,“毛泽东号”机车在哈尔滨机务段正式命名。
1949年的毛泽东号机车组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号”机车承担着运送部队和战争物资的任务。当时有一句响亮的口号:“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毛泽东号’就开到哪里。”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到平津战役,毛泽东号”的英雄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地圆满完成任务。
1977年2月,“毛泽东号”由蒸汽机车改为内燃机车,型号是东风4A型。
1991年8月,“毛泽东号”又换成了第三代新型车——东风4B型内燃机车,车号为1893,是以毛泽东同志诞辰年份命名的。
2、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先进事迹
1)价值:永不自满、永不停顿、安全运输
2)机制: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2)制度:责任性+责任制+基本功
3)绩效:在数千台火车头中
保养得最好、节约燃料最多、安全运行最长,从没出过任何责任事故的优秀机组
“毛泽东号”机车成为中国铁路安全运输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火车头的“火车头”。
二)建国初期的班组建设
马恒昌的座右铭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马恒昌一生的信仰
“报效新中国”
他们曾第一个实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个倡议开展全国劳动竞赛;第一个实行岗位责任制、第一个制定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第一个推行班组规范化管理,被誉为“我国班组建设的摇篮” 、“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1949年4月28日建组的马恒昌小组
1951年马恒昌小组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
毛泽东主席13次接见马恒昌同志
1950年9月30日晚,党中央、政务院隆重举行国庆招待会。会上,大家一致推举马恒昌代表工人阶级向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酒。一位中央领导将马恒昌介绍给毛主席,毛主席像见了老朋友一样连说:“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马恒昌说:“我代表工人阶级向毛主席敬酒,祝毛主席健康!”毛主席也举起酒杯,微笑着对马恒昌说:“为工人阶级健康幸福干杯!”
文革期间,在谁也不敢抓生产的混乱形势下,马恒昌不顾年逾花甲、奔走呼吁,劝勉职工坚守岗位、坚持生产,此时,他晋升为厂总机械师,但是始终不离开车间、机床,他每天早6点就到厂里,转一圈,来到组里督促生产。厂外“革命”闹翻了天,厂内马恒昌小组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机床轰鸣,卡盘飞转,全车间、全厂的设备也开动起来了。
? 1996年至2000年,由于当时社会保障机制刚刚起步,国有企业包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