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观莲拙政园》课件2冀教版资料.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观莲拙政园》课件2冀教版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又以拙政园居首。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 创作背景 1 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 作者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的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从曲廊向西行进到园子的中部。这里是观练得好地方,中部有远香堂。西邻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2 本文在详略安排上有何特点? 拙政园可写的景点颇多,但作者没有一一赘述,而是想写了远香堂的千叶莲,略写了倚玉轩、荷风四面亭香洲等地方观赏的莲花。这样是文章重点突出,错落有致。 3 作者对原香堂的莲花做了哪些方面的介绍? 作者介绍了远香堂莲花的种类、来历、花色、花瓣、花蕊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引用了哪些诗句?有什么作用? 作者引用这些诗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名人诗句的意境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得到感官上的享受,而且在心灵上与古人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愉悦。引用这些诗句,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又使作品富有文学气息,让游人在赏莲时多了几分浪漫。 观莲拙政园 整体感知 好感 “拙政”的由来 曲径 曲廊 远香堂 倚玉轩 别有洞天 十八曼陀罗花馆 三十六鸳鸯 留昕阁 祖传爱莲堂 高花大叶 香远益清 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 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从曲廊向西行进园子的中部,这里是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中部有远香堂,接着介绍的景致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重难点探究 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 作者观莲,不仅仅是观莲本身,更多的是品味莲中所蕴涵的古典诗文中的意境。作者在观莲的过程中,抒发了对莲、对古典文化的深深喜爱之情。 重难点探究 2.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重难点探究 文中多处引用诗句来描写景物,如第六自然段描写并蒂莲时引用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的诗句“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第八自然段描写鸳鸯馆的景色时引用了欧阳修咏莲词中的句子“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第九白然段描写留听阁的景致时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作者引用这些诗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名人诗句的意境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得到感官上的享受,而且在心灵上与古人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愉悦。引用这些诗句,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又使作品富有文学气息,让游人在赏莲时多了几分浪漫。 3.文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重难点探究 4.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观莲,拙政园只不过是观莲的处所,作者为什么用不少的笔墨来介绍拙政园呢? 本文的重点足观莲、赏莲、赞莲,但贯串全文的一条线索却是拙政园是个观莲的好地方。因此,作者在文中不惜笔墨来介绍拙政园。文章开头,作者将观莲过瘾这一重要使命放在扪政园这一败涂地里,为了说明能过足瘾,作者先介绍园中水的面积之大,赏莲的景点之多和可以坐着赏莲的优势。为了说明拙政园是赏莲 的好地方,作者从圆的知名度写起,“已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然后再重点介绍它悠久的历史及人文价值,它的名字“取晋代名流潘岳‘此拙者之为政也’一句话,取名拙政园,含有发牢骚的意思”。为写观莲,作者又花费笔墨介绍拙政园的布局,然后引出莲花。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集中写拙政园,不仅为观莲提供厂优越的环境,而且以境衬莲,突出厂拙政园是观莲的好去处。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观莲,的确能让游人过足了观莲的瘾。这些内容并非闲笔,而且有利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文章主旨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叙写在拙政园游览观莲的经过,表达了作者超脱物外的豁达胸襟。 运用口语,亲切自然。 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毫无雕琢之感。文章开头就使用了通俗的口语,“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刊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文中介绍观莲的景点时写道“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抽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另外,“迎面”“挺大““好不容易”“凑近去看”等都是通俗的口语,读了这些,我们感觉到仿佛是在和作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