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境概念的纷争 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意境”这一词条的释义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袁行霈认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叶朗则认为:“所谓‘意境’,就是在感性的(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形而上的意味。” 金元浦在《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空白》中如此说:“意境乃审美意趣构造之境。” 意境研究的现实意义 深入研究意境是古典文艺概念向现代转换的重要环节; 深入研究意境是对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的一种有力反拔; 深入研究意境有利于透视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方向。 郭熙的《窠石平远图》 郭熙不但擅长于画,而且通画理,他总结绘画经验,写出了著名的绘画理论著作《林泉高致》。 他主张师法自然, “饱游饫看”, “身即山川而取之”,从“真山水”中获得意向。 《窠石平远图》是郭熙的晚年巨幅杰作,足见其“景外意”存“意外妙”。 图中,近处,窠石高兀,四面皆浑厚,溪水清浅,杂树枯瘦奇倔,枝干蟠曲。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列峰,绵亘不断。天空高远,清旷云淡,是典型的天高气爽的北方深秋景象。 此图采取“平远”法,以展现开阔深远的空间距离。用“卷云皴”描绘突兀的窠石,以表现其浑厚。施宿墨铺染地面山峰,以展示北方原野的旷渺,高山的苍雄;以淡墨晕染天空、流水,则天空明朗寥廓,溪水清澈;以焦墨画树枝如鹰爪,树木摇落萧索。 全图情景交融,笔力硬劲,笔法秀俊,显示出郭熙晚年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开创了一代画风。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出自南朝齐·谢脁《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 [原作]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情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今译]在水天相接处看出有一叶归舟,在茫茫云雾中,江岸有树木依稀可辨。 [赏析]这是谢脁的写景名句。寥寥十字,就把从船中看到的大江景色构成一幅笔淡意深的美妙图画:归舟来自天际,足见江流之远;江树隐约云中,说明江水甚宽;“识”“辨”两字又把诗人在船上极目远眺、心驰神往的情景推到了画面的中心。历代写长江舟行的诗很多,但像这样语言轻俊而境界开阔的句子并不多见。宋代柳永把它融入《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也颇有词味。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所谓“超以象外”。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秦晋殽之战》:孟明:“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晋两国在殽展开战斗,秦军大败,晋军俘虏了秦军将领孟明等三员大将,后因晋文公的夫人文嬴求情,孟明等三人被释放回国,临走时孟明对追赶他的晋大夫阳处父说:“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孟明说自己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文公赐给自己的恩惠,字面意思是表示感谢,深层意思却是表明自己将会来报仇。双关手法的运用既隐藏了 斗争锋芒,又明确表明了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