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1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硬膜下血肿的护理 * 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三天到三周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三周以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Mobile Express 三天内为急性硬膜下血肿 Internet 01 02 03 * 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以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至3周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 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周以上,CT成像示新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区。 分 类 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系因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破裂出血,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有时可与脑内血肿相融合。病情发展快,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 单纯型硬膜下血肿:系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断裂,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出血较缓,病程发展常呈慢性。 根据出血来源不同分为:复合型硬膜下血肿与单纯型硬膜下血肿; 根据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硬膜下血肿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急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 着力点 在着力对侧多,同侧少 在着力同侧 脑挫裂伤 重,在对冲部位多 轻,在冲击部位多 颅骨骨折 约半数 绝大多数有 血肿与骨折的关系 约半数在同侧 绝大多数在同侧 原发性意识障碍 多较重 多较轻 中间清醒 较少 较多 蛛网膜下腔出血 范围较广 较少,较轻 临床表现 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血压升高、脉压增大、体温升高、心率及呼吸缓慢),较早出现小脑蓦切迹疝征象;亚急性者往往表现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 局灶体征:伤后早期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出现相应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也可在观察过程中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表明有继发出血。 * 硬膜下血肿指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多见于额颞部,占颅内血肿的50%以上。常继发于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多来自挫裂的脑实质血管损伤。CT检查: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和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伴点状或片状脑挫裂伤灶。 * 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脑损伤体征 手术指征:幕上血肿量≥30ml、颞部血肿≥20ml、颅后窝血肿≥10ml;有脑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5mm、鞍上池闭塞;有急性脑受压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再昏迷;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颅内压≥5.33KPa(40mmHg)、容积压力反应≥0.40KPa(3mmHg),或颅内压进行性增高。 临床表现 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血压升高、脉压增大、体温升高、心率及呼吸缓慢),较早出现小脑蓦切迹疝征象;亚急性者往往表现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 局灶体征:伤后早期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出现相应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也可在观察过程中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表明有继发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多数病人有头痛、乏力、轻偏瘫,偶有癫痫发作。 * 慢性硬膜下血肿 出现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症状和体征时,即应进行手术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为颅骨钻孔引流术。 手术指征 多于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老年人以头痛、痴呆、精神异常、偏瘫多见。 临床表现 * 硬膜下血肿术前准备 2.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肢体活动情况。 3. 体温在38度以上给予物理降温 1. 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20度。 4. 昏迷病人给予鼻饲。 * 硬膜下血肿术前准备 5. 口腔护理、褥疮护理。 6.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7. 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 硬膜下血肿术后护理 1. 术后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 每日更换引流袋 无菌操作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 3. 预防肺部感染: 定时翻身拍背 有效咳痰及深呼吸 雾化吸入,每日二次 * 硬膜下血肿术后护理 4. 预防泌尿系感染: 每日消毒尿道口 定期更换尿袋,无菌操作 多饮水 5.饮食护理: 第二天给流质饮食 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荤素合理搭配 以低脂易消化食物为主 6.监测血糖 * 不可受压、成角、扭曲、折叠或打折, 活动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根据颅内压力的高低调整引流袋悬挂的高度 若术后引流液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