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福斯与脂肪肝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思弗与脂肪肝 前 言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流行病学所调查的主要为酒精、肥胖等引起的慢性脂肪肝。70年代曾报道肝活检检出率约5%,80年代末日美等学者利用B超普查发现,脂肪肝发病率约占平均人口的10%,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50%,嗜酒者的57.7%肝活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teatohepatitis NASH)检出率在西方国家为7~9%,日本为1.2 %;酒精性肝炎(alocholic hepatitis, AH)患者约为NASH的10~15倍。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仍在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AH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基本治疗在于戒酒和改善营养状态。NASH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更多见的还是全身性疾患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过程,肥胖症,药物和毒物中毒,营养不良,糖尿病,妊娠,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及先天性代谢缺陷等都可引起。虽然NASH常认为是良性病变,但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约高达25%,且约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脂肪肝概况 广义的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正常人肝脏总的脂肪含量占肝脏重量的5%,主要是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酯。若肝脏的总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就叫做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含脂肪量的5%-10%。中度为10%-25%,重度在25%-50%,甚至更高。 发病机理 食物脂肪经水解酶消化后,其乳糜微粒(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被小肠上皮吸收入血。入血的乳糜微粒有三条去路:一是分解后称为肌肉活动的能源,二是储存在脂肪组织作为潜在能源,三是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转运至肝脏的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颗粒泌入血液。如果甘油三酯产生量多,或极低密度脂蛋白量少,造成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病因: 饮酒不当 激素失调。 妊娠脂肪肝 代谢异常 中毒 慢性缺氧 临床表现 轻型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B型超声或CT检查等才被发现。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体格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一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内),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可有轻度压痛,部分病人有叩击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肝硬化表现。 诊断 病史:有长期饮酒(特别是酒精含量高的白酒)、肥胖、糖尿病、营养失调及中毒性肝损害病史。 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乏力、肝区不适或隐痛。体检时可见肝肿 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轻度触痛或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正常或升高,有高脂血症表现,甘油三酯升高,血清γ-GT活性升高,蛋白电泳血浆球蛋白增高。 超声与CT。B型超声显示肝脏增大,实质呈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衰减。CT扫描显示肝密度比其他实质脏器(如脾脏)低下。 肝活检:确认依据。 治疗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合理用药 对脂肪肝的治疗主要是病因疗法,即通过 调整饮食、禁酒、减肥等措施,消除病因,从而改善病情。 药物治疗 降脂性药物 护肝去脂药  中医中药  熊去氧胆酸(UDCA) 是人体内源性地合成的胆汁酸,它在肝内由7-酮石胆酸转化而来,后者是鹅脱氧胆酸(CDCA)的细菌化产物。 CDCA 与UDCA的区别在于7β-羟基中纬线的方向不同,二者为同分异构体,但UDCA比CDCA有更强的亲水性,为低毒性极性分子。 药理作用 (一)、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排泌并抑制其重吸收 (二)、拮抗疏水性胆酸的细胞毒作用,保护肝细胞膜 (三)、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促进其转化和排泄 (四)、溶解胆固醇性结石 (五)、免疫调节作用 (六)、抑制细胞凋亡 (七)、炎症抑制作用 (八)、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酒精性脂肪肝 目前,我国脂肪肝患者大约有8000多万人。研究 表明,日均饮酒量在160克以上,10年内脂肪肝的发生率92%以上,酒精性肝炎的发生率为75%以上,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5%以上。其发病的基本原理是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包括:影响肝脏代谢,使脂质过氧化,破坏肝细胞膜,使微管解聚,肝细胞肿胀等等 长期饮酒危害身体健康三部曲是: 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在酒精性肝病中的应用 已出现酒精诱发的肝病表现的患者都可使用UDCA,改善各种肝功能指标,如γ-GT、ALT和胆红素 可阻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 1.Plevris,J.N.et al.Ursodeox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