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诚渊: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
近日应一所文化传播公司的邀请,分别于深圳及广州主持一个关于现代舞的讲座。原因是法国马赛国家芭蕾舞团Ballet National de Marseill
e将于中国巡回演出一台现代舞剧《天琴传说》Orpheus and Eurydice,而这个讲座的主要内容,便是以这个欧洲舞团的演出为起点,介绍中国现代舞的发展。
虽然这是个关于中国现代舞的讲座,但其中有关内容引发出两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一个是关于芭蕾舞起源于哪里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希腊神话中太阳神和阿波罗的传说,恰恰芭蕾
舞和希腊神话都是我深感兴趣的题目,而我的个人观点又跟许多坊间认识很不一样,因此在国庆假期得闲时,可以为文稍加阐述。 首先是关于芭蕾舞的起源: 国内的
芭蕾教科书,甚至在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里,都标明“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可是我在日常文章和正规讲座中,却一直向朋友介绍:‘芭蕾源于法国’。有一位朋友根据
教科书的资料,质疑‘芭蕾源于法国’的观点,并在我的博客中,发来评论,要为我上一课。那位朋友说:“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发源于意大利民间,15世纪文艺复兴
时期传入宫廷,因为芭蕾大多在宴会中表演,被称为‘席间芭蕾’。17世纪意大利公主凯萨琳嫁给了法国国王亨利二世,芭蕾舞蹈也一起带到法国去,于是在法国宫廷形成一股潮流
,风靡了整个法国。” 我不太清楚朋友说的在15世纪的宴会中表演的‘席间芭蕾’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所指的17世纪意大利公主凯萨琳是谁?我只能怀疑朋友可能混淆
了一些历史事实,而教科书和维基百科的撰写员又不了解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芭蕾’和今日舞台上演出的‘芭蕾’之间的区别,以致误导了朋友,让他们真的以为,‘芭蕾’
就是起源于意大利而兴盛于法国。 其实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出现的‘芭蕾’,和17世纪法国宫廷里出现的‘芭蕾’,在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很不一样
。15、16世纪意大利的‘芭蕾’,从今天的艺术形式去划分,应该被归类为意大利的‘民间舞’,而因为这种民间舞蹈的影响,一些意大利的富有家族也开始在家里的宴会厅Ba
ll-room里召开舞蹈盛会,往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起舞,舞蹈套路被规定下来后,渐而成为今天西方‘交谊舞’Ballroom Dance的滥觞。在中国,‘交谊舞
’又被称为‘国标舞’。无论是‘民间舞’或‘交谊舞’,这些舞蹈属于集体参与的娱乐性或仪式性舞蹈,跟今天在舞台上面向观众表演的‘芭蕾舞’,是两码子事。 在历史
上记载的第一个带有表演性质的‘芭蕾舞’,名叫《波隆纳斯芭蕾》Ballet des Polonais,是在16世纪后期的1573年,由当时法国皇帝查尔斯九世Cha
rles IX的摄政母亲凯萨琳·美迪奇Catherine de’ Medici所委约创作,并在冠盖云集的法国皇宫宴会中首演成功,成为当时欧洲文艺界的一大盛事。不
过要到17世纪中的1661年,由更年轻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Louis XIV建立世界第一所歌剧学院Royal Academy of Opera,召集各地艺术人才群
聚于巴黎,进行音乐和舞蹈艺术的研究,随后更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歌剧院和其下的芭蕾舞团:巴黎歌剧院Paris Opera和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Paris Opera B
allet,属于舞台上表演艺术的‘芭蕾舞’,才真正出现。 无论1573年的《波隆纳斯芭蕾》,还是1661年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都属于法国出品,跟意大利没
有什么关系。唯一有关系的,是委约创作《波隆纳斯芭蕾》的凯萨琳·美迪奇,她本是意大利佛罗伦斯富可敌国的商家——美迪奇家族的天之骄女,于1547年嫁给法国皇帝亨利二
世Henry II,也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带到法国。可是凯萨琳·美迪奇委约创作《波隆纳斯芭蕾》的时候,已经嫁到法国26年,是名正言顺的法国皇后
、皇太后和摄政王,用以委约创作芭蕾的钱,也是全部来自法国国库,要说芭蕾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实在牵强。 我认为教科书中有‘芭蕾源于意大利,而兴盛于法国’
的说法,是因为‘跳舞’这个字在欧洲不同语系的演化,而带来的误解。在意大利拉丁语中,‘跳跃’和‘起舞’叫做Ballo,声音‘芭娄’。法语是从拉丁语转化而来,所以法
语中的‘跳舞’,叫做Ballet,声音‘芭蕾’。可能撰写教科书的人,仅凭着名字的联想,便以为15世纪意大利的‘芭娄’Ballo,就等同17世纪法国的‘芭蕾’Ba
llet,因此有了‘芭蕾源于意大利,而兴盛于法国’的说法。 确实在15世纪意大利有一种名为‘芭娄’Ballo的舞蹈,是在喜庆场合里,年轻人欢聚跳跃而节奏变
化繁复的舞蹈。‘芭娄’在形式和内涵上可能更接近于今天街头带有搏斗性质的‘街舞’或派对中自娱自乐的‘迪斯科舞’,却跟17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