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柑橘病害图谱及预防方法
柑橘病害图谱及预防方法
一、柑橘疮痂病
别名:柑橘疥疙病
分布危害:柑橘疮痂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柑橘产区,浙江、江西等地发生严重。新梢生长不良,严重时引起大量幼果、嫩叶脱落,未落果实小、畸形,影响果实品质,影响果品价格。
症状: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新梢和幼嫩果实组织。
叶片受害:在叶片初期为油渍状的黄色小点,病斑逐渐增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拴化,多数向叶背面突出,叶面则凹陷,形似漏斗。严重时叶片畸形或脱落。
枝梢受害:嫩枝被害后枝梢变短,严重时呈弯曲形状,但病斑突起不明显。花器受害后,花瓣很快脱落。
果实受害:幼果在花瓣后即可感病,开始产生褐色小斑,以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木拴化凸起的病斑。引起早期脱落,后期受害果实发育不正常,使果形变小,皮厚,胃酸甚至畸形。
病原: 病原为柑橘痂圆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该病为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患病组织内越冬,尤以尚未展开的叶片和幼果受害严重。翌年春季当气温达到15℃以上,高温高湿时,老病斑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风雨和昆虫传播到春梢、嫩叶和幼果上,从表皮或伤口侵入。经7天左右的潜育期产生新病斑,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适温和高湿(有一定时间的降雨)是疮痂病流行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1)新建果园应选用无病苗木。(2)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春梢发病后也及时剪除新病梢,消灭越冬病原。并随机进行喷药保护一次,可用30%氧氯化铜800-1000倍液地面、树上喷施。(3)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新梢抽生整齐健壮,增强抗病力和缩短受害时期。(4)适期避雨,有条件的柑橘园从开始谢花时避雨3~4周,即可有效控制发病。(5)成年树在春芽长不超过0.4cm和落花2/3时各喷药一次;幼树、苗木在每次春梢萌发时各喷一次。药剂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25%苯甲醚环唑乳油4000-5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二、柑橘溃疡病
分布危害:柑橘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在我国分布普遍,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江西等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以苗木、幼树受害最为严重,造成落叶、枝枯。果实受害引起落果,轻的带有病疤,影响品质和外观。
症状:(1)叶片受害:开始于叶被出现黄色或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继而在叶片两面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米黄色病斑,不久病部表皮破裂,呈海绵状,隆起显著,木拴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随后病部中央凹陷并呈火山口状裂开,且有微细轮纹,周围有黄晕,病斑直径一般为3-5mm,有时几个病斑聚合成不规则形大斑。
(2)枝梢受害:以夏梢为重,病斑形状与叶上相似,但突起明显,周围无黄晕,严重时引起落叶、枯梢。
(3)果实受害: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拴化程度比叶部更为坚实,火山口开裂更为显著。病斑限于果皮上,发生严重时引起早期落果。
病原: 病原为野油菜黄单孢菌柑橘致病形,属细菌。
发病规律:柑橘溃疡病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30℃,最低5~10℃,最高35~38℃,因此高温多雨季节有利发病,且夏梢发病显著高于秋梢和春梢。且此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该细菌的生长、发育需要高温、高湿条件,但也能耐干燥,故在自然条件下,病菌在寄主组织内可存活数月。病菌潜伏在病组织(病叶、病梢、病果)内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为主要越冬场所。第二年春天在事宜的温湿条件下,病斑处溢出菌脓,借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到嫩梢、嫩叶及幼果上,若这些嫩组织上有水分,20分钟病菌便能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植物体内的细胞内。潜预期长短取决于柑橘品种,组织的老熟程度及温度,一般3~10天。一般甜柑橙较宽皮橘容易感病;苗木及幼树比老树发病严重;偏施氮肥,夏梢发生多,潜叶蛾、卷叶蛾、恶性虫等害虫发生严重,品种混栽的桔园也发生较重。
防治措施
无病区及新发展桔园应严格禁止自病区引入苗木和接穗。
建立无病毒苗圃,培育脱毒苗,选育抗病品种。
冬季清园,发现病枝叶及时剪除,将落叶、落果以及修剪下的病虫枝叶就地集中烧毁,彻底消灭病原。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幼、壮年树要注意培育春、秋梢,控制夏梢抽生;要注意及时防治潜叶蛾及卷叶蛾等害虫,减少伤口;新发展桔园选用抗病良种,注意品种区域化,并避免混栽。
成年树在叶片已展开转绿,幼树可提早在新梢抽出3cm以上时开始用药;幼果应在谢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药保护一次;秋季要注意台风过后的喷药保护工作。药剂用77%氢氧化铜干悬剂500~800倍液,或3%中生菌素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