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河坊街-------探寻百年老字号兴衰之迷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第一阶段:成立活动小组组长:杨柳青 副组长:杨豪组员:徐晓菁,陈蕾燕,陶骏,韩文超 指导老师:叶丽娜第二阶段:活动准备活动时间:2008年5月活动内容:1.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初步了解河坊街上百年老字号的历史。 2.确定走访目标,设计调查问卷。第三阶段:活动实施第一站:张小泉剪刀第二站:胡庆余堂中药第三站:王星记扇子第四站:潘永泰棉花第五站:龙须糖第四阶段:活动总结前 言河坊街是位于吴山脚下的一条古街,它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是最能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在河坊街里,有着各种特色小吃,古玩字画,茶店药铺等。在河坊街内,有许多百年老店“王星记扇庄”、“张小泉剪刀” “胡庆余堂中药店”……这些百年老店从唐代,经过五代吴越、南宋和清明时期,直到今天。在这些历史演变过程中,许多同行的商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留至今。“为什么这些老字号经历了岁月的推移和时代的变革,还兴旺不衰?”“老字号在经营的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还是坎坷不平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老字号和原先的有什么不同?”“老字号的蓬勃发展对当今的商业起什么作用?” ……围绕着这些疑问,我们展开了研究,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亲自走进河坊街,探寻一下百年老字号的兴衰之迷。第 1 站 —— 张 小 泉在活动的第1站,我们六人来到张小泉剪刀店,了解这个有着“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店家。 “张小泉剪刀建于1663年,是杭州‘五行’中的一行。”这是进大门后的介绍牌上写的。在介绍牌一旁的玻璃柜里摆放着许多美丽的剪刀,有用翡翠、碧玉、白玉制成的小巧的剪刀,各种各样,还有一把张小泉的剪刀“龙凤全剪”非常美丽。张小泉剪刀按用途分类,包括家庭用剪系列、工农园林剪系列、服装剪系列等100多个品种,400多个规格。这些剪刀陈放在这个古色古香的房子里,并不感到拥挤,反而很明亮。营业员阿姨告诉我们,三百多年来,历代张小泉的继承者都一直严守“良钢精作”的祖训,工善其事。由于张小泉剪刀品质和诚挚的服务得到了全国消费者广泛的认同。经过这次的访问,我们才真正了解了“张小泉”,也许以前只是知道“张小泉剪刀”这个名字而已,并不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我们一行人从店里出来,似乎大有收获,增长了不少的时候。记住这个老字号吧!它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增添了一道新的光彩。———徐晓菁第 2 站 —— 胡 庆 余 堂活动的第2站,我们走进小巷边的百年老店——胡庆余堂。这个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创建的药店。 一进店内,阵阵草药味就扑鼻而来,让人感到浓浓的中药气息。我们先走到柜台区,只见草药整整齐齐地放在柜子里,大的、小的,各式各样,供人欣赏和交易。 接着,我们小组的六个人又来到了正店堂,红黑主格的颜色立刻吸引了我,向身后的白墙上看,有一块大匾镶嵌在高高的石墙中,上面写着“是乃任术”四个大字。再往前走几步,就可以看见几个红红的灯笼中衬托着一排字——“真不二价” 听说,这还是一个历史故事呢! 相传古代有个叫韩康的人,深谙医道,以采药卖药为生。当时市场上常有卖药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顾客因此也常讨价还价,然唯有韩康的药材始终质量一致,价格一致,不允许顾客讨价还价。啊说,“我的药值这个价,就卖着个价,这叫‘真不二价’” 胡雪岩由此而发,认为商家的竞争不能通过简单的压价,而应“采办务真,修制物精”确保药效,才赢得时常,逐将“真不二价”匾高悬于店堂正中,告戒后人。 还有“戒欺”这块牌匾也有一个小故事:相传,有一次胡雪岩的小妾生病,胡雪岩派佣人去叶德堂,取回后,发现有几味药已经发霉变质,胡雪岩又派人前去调换,谁知药没换到,反被仗着财大气粗的叶种德堂伙计嘲讽:“本店只有这种药,要好药,请你们胡先生自己去开一家药号。”胡雪岩听后大怒:怎能拿人命当儿戏,莫非真的看我胡雪岩开不起药店?这一怒,使胡雪岩立志开一家比叶种德堂更大的药店。清同治十三年(1874),胡雪岩开始筹建庆余堂药号,光绪死年,大井巷店屋落成并正式营业,但胡雪岩并没有忘了欺侮之恨,亲自撰写了“戒欺”,并制成匾额过在内部,时刻提醒店内伙计。当时药号广请浙江名医,选用历代验方加以研究,采办道地药材精心配制成药,使之在大江南北声誉鹊起,于是就有了“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任堂”,的说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誉为江南药王。就这样的一家国药店还有这么多教人学做良民和几个诚实可信的小故事。让我明白了胡庆余堂为什么会饱经风霜,历经了“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却还在老百姓新中树立了一个那么好的形象,是因为它里面的“戒欺”和“真价不二”两块匾额和它流传百年的国粹——中药,同时也让我品味到了这个百年老店的风情蕴味。胡庆余堂的中药安全,能有效治病,从不出假药害人,而且价美物廉,适合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