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作业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篇一:模具作业指导书 东莞市桂氏咏华实业有限公司 模具作业指导书 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 1.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体为等线体。 2.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 二、撬模位 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 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 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 五、顶棍孔 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 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 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 六、定位圈 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 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 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2~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 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 七、先复位装置 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 八、顶针板导柱导套 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 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 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 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 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 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 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 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 十、自动脱水装置 1、细水口模(三板模)必须靠装有拉杆,拉条或回位销,保证水口板及A板的移动至水口自动脱落。 2、拉条用料厚10mm或12mm以上, 3、拉条螺丝直径不能小于8-14mm, 4、采用B板(动模板)面上装有4粒尼龙胶钉(尼龙拉机),效果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十一、顶针动作 1、应保证在任何场合都可靠地顶出啤件,并在合模前保证不与其他模具零件相干涉地复位, 2、顶出时不能使啤件产生变形,顶白及卡滞现象迅速顶出且顶针痕迹不影响啤件外观质量。 3、顶出应平衡且很顺,不可出现顶针板倾斜现象,顶出不应有杂音产生, 4、顶出完成后,顶针应自动回缩(除特别模具外)。 十二、行位动作 1、滑块(行位)动作应顺滑,保证形件不变行,不可出现死动作,不均匀,松动等现象; 2、大滑块导滑面要开有油槽; 3、大滑块须有冷却水道 4; 滑块滑动行程长度过长时,必须在模座上增长导向,通常滑动部分长度做到宽度的1.5倍左右为宜,抽芯时滑块在导向槽内的配合部分,要有滑块滑动部分的2/3管在导向滑槽内; 5、斜导柱孔与斜导柱配合必须留0.2mm以上间隙,禁止一样大的配合; 6、斜度导柱的角度小于行位锲紧面的斜度2度,大滑块的锲紧块,必须伸入下模15-20mm,以10度斜面互锁反压。 7、圆面滑块组合的型腔,纵向与锲向滑块的锲紧面的角度,斜度柱角度分别相差2度,禁止一样度数,模具上方的滑块最终定位必须用弹弓推或拉,形式上不能用波珠,以免滑块在合模时撞伤锲紧块及斜导柱。 8、所有行位的对擦面必须加装耐磨板,对擦面长≥30mm,且宽≥50mm。细行位及行位压板需淬火加硬52度以上,大行位按开模前的要求氮化或加硬。 十三、吊模孔 1、小型模具A、B板上下面均作有吊模螺丝孔; 2、大型模具所有模板均作有吊模螺丝孔,或都二面都要。 十四、模芯 及 镶件字码: 1、一模多腔零件必须在非外露面,配合面上打字码.以示区别,在第一次试模前就打好。 2、所有镶件要明确的字码 以示区别 十五、料道形状 1、原则上采用O形(圆形)料道; 2、特殊情况采用梯形料道; 3、料道口的截面大小通常根据产品大小,工模内腔多少面定,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图而定; 4、料道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