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化学 生物化学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醛、酮基产生的性质(2)由羟基产生的性质 (1)醛、酮基产生的性质 1.淀粉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支链淀粉1 还原端:1 非还原端:n+1 1.淀粉 支链淀粉2 1.淀粉 支链淀粉3 2.糖原 ①分布 ?高等动物的肝脏与肌肉、软体动物、谷物和细菌中也发现了糖原类似物。。 ? ②连接键 ?? ? α-1,4糖苷键及α-1,6糖苷键。 ? ③特点 ??? 糖原较易分散在水中,与碘反应是红紫色。 2.糖原 支链淀粉: 分支少而长 11-12 / 24-32 糖原: 分支多而短 3-5 / 10-14 三、纤维素与半纤维素 三、纤维素与半纤维素 1.纤维素 2.半纤维素 1.纤维素 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 是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直链同多糖。 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也不具有还原性。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1.纤维素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2.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一些与纤维素一同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的总称,也就是它是指除纤维素以外的全部碳水化合物。 构成半纤维素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等。 四、甲壳素与壳聚糖 甲壳素(也称甲壳质,几丁质)是含乙酰氨基的纯多糖,其名称是2-乙酰氨基-2-脱氧-β-(1→4)-D-葡聚糖。 是N-乙酰氨基2-脱氧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多糖。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与纤维素相似。 甲壳素在节肢动物的外壳中含量非常高,是虾、蟹、昆虫等外壳的重要成分。 四、甲壳素与壳聚糖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式 五、粘多糖 粘多糖是含氮的不均一多糖,化学组成为糖醛酸和乙酰氨基己糖交替排列,有时含硫键,也称为糖胺聚糖。 粘多糖通过共价键与蛋白质相连接构成蛋白聚糖。 粘多糖是构成细胞间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细胞内。 重要的粘多糖有:肝素、硫酸皮肤素,硫酸乙酰肝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等。 六、糖缀合物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2.糖脂与脂多糖?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1)概述 糖蛋白分布广,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功能各异。许多蛋白质和酶,过去曾认为是简单的蛋白质,近年来也发现含有糖基。 不同种类的糖蛋白,其糖基的百分数差异很大。如卵清蛋白 ,含糖基1%,有的粘蛋白含糖基高达80%。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2)糖与蛋白质及多肽的连接键 ①利用肽链上苏氨酸、或丝氨酸的羟基与糖基上的半缩醛羟基形成0-糖苷键。 ②利用肽链上天冬酰胺的氨基与糖基上的半缩醛羟基形成N-糖苷键。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N-糖苷键 天冬酰氨 连接方式1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O-糖苷键 苏氨酸 连接方式2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2)糖与蛋白质及多肽的连接键 ③以天冬氨酸的游离羧基为连接点,形成酯糖苷键。 ?④以羟脯氨酸的羟基为连接点的糖肽键。 ?⑤以半胱氨酸的巯基连接点为糖肽键。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3)作用 植物和动物中的功能蛋白:酶、激素、血浆蛋白、全部抗体、补体因子、膜蛋白等。 机体用的润滑剂、防护蛋白,防止细菌、病毒的侵袭。 在组织培养时对细胞接触抑制起作用,对外来组织的细胞识别作用。 另外还与肿瘤特异性抗原活性的鉴定有关。 某些糖蛋白似乎是目标载体蛋白,促性腺激素的糖部分对它们的生物活性是必要的。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膜蛋白中的糖1 1.糖蛋白与蛋白多糖 膜蛋白中的糖2 2.糖脂与脂多糖? ? ②脂多糖 ①糖脂 ??? 分布: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 ??? 形成:脂类与糖结合的复合物;??? 常见:鞘糖脂和甘油糖脂。 ??? 分布: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 作用: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具有抗原性(抗原性多糖)。 2.糖脂与脂多糖? 半乳甘油二脂 2.糖脂与脂多糖? 二甘露甘油二脂 2.糖脂与脂多糖? 二半乳糖甘油二脂 2.糖脂与脂多糖? 磺基6-脱氧葡萄糖甘油二脂 第五节 糖的分析和分离 一、寡糖的分析分离 二、多糖的分析分离 一、寡糖的分析分离 1.分离寡糖的主要手段 2.分析寡糖的主要手段 1.分离寡糖的主要手段 (1)高效液相色谱法 (2)毛细管电泳 2.分析寡糖的主要手段 (1)高效液相色谱法 (2)毛细管电泳 (3)气相色谱法 (4)电泳分析 (5)红外光谱 (6)核磁共振 (7)质谱 (8)酶学方法 二、多糖的分析分离 与寡糖的分离分析相似。 ④氨基化1 原理:OH基(C-2,C-3上为主)被NH2基取代而产生氨基糖,也叫糖胺。 ?举例:N-乙酰-D-葡萄糖胺(NA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含电极的智能指环、灌胶治具及其封装工艺.pdf VIP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老年照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pdf VIP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docx VIP
- 第一章 应急管理导论-2.ppt VIP
- 大连理工工程力学课件0.pdf VIP
- 大行距造林中杨树营养面积与大行距经济效益的研究.docx VIP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