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佐剂 二 标准 WHO要求,生物制品的佐剂,在考虑其免疫增强效果的同时,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1.无致癌性 2.无毒性 3.化学纯 4.吸附力强 5.易于吸收 6.不含对人体或动物体有交叉反应的抗原物质 7.稳定 三 作用机理 佐剂加强免疫反应的机理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一)对抗原的作用 1.增加抗原表面积。某些佐剂可以吸附许多抗原,使抗原表面积明显提高,特别是可溶性抗原或半抗原,经胶体颗粒吸附后,表面积上升,抗原性加强,所产生的抗体滴度明显提高, 2.延长抗原在组织中的贮存时间,使抗原缓慢降解和缓释。 (二)对机体的作用 1.对单核巨噬细胞中:引起细胞浸润,促进细胞增殖。 2.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3.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 4.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加强NK细胞和K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性。 1颗粒型佐剂 (1)盐类佐剂 : 包括氢氧化铝、磷酸铝、明矾 (2)油水乳剂佐剂: 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 弗氏不完全佐剂(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FLA) 矿物油白油佐剂 (3)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佐剂 (4)蜂胶(propolis) (5)脂质体佐剂(liposomes) 2非颗粒性佐剂 (1)肽类佐剂(peptides):如分支杆菌中的胞壁酰二肽,MDP)、脂肽、免疫调节多肽。 (2)表面活性分子佐剂(surface-active molecules):硬脂酸铝(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3)核酸及其衍生物类佐剂(nucleic acild derivatives)、CpG DNA。 (4)含硫复合物类佐剂:例如左旋咪唑 (5)细胞因子类:IL-1、IL-2 IL-4 IFNγ (6)碳水化合物高分子类佐剂:硫酸多糖、香菇多糖 (7)脂质分子类佐剂:脂多糖(LPS)、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A、维生素E) (8)其他:霍乱毒素(CT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T )、 破伤风类毒素( TT) 二 油乳佐剂 指一类由油类物质和乳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佐剂。 1白油佐剂:制菌用的的白油应无多环芳烃化合物,粘度低、无色、无味和无毒性。国内王明俊等对采购多种白油剂乳化剂进行理化测定。乳化剂作用及对动物毒性试验作比较,初步选出杭州炼油厂10号白油与北京市石油化工合成白油,上海大众制药厂的司本-80及吐温-80 。国外多用Marcol-52白油和?Arlaola乳化剂。 缺点 1. 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影响肉质 2. FCA含分枝杆菌,使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 3. 粘稠,注射比较费力 4. 可能致癌 5油乳剂型检验:取一清洁吸管,吸取少量疫苗滴于冷水中,观察疫苗是否分散。第一滴分散属正常现象,以后各滴均应不分散。 稳定性:取疫苗装于试管内,以3000rpm离心15min 观察油相是否分层。 粘度测定:用1ml吸管(下口的口径1.2mm,上口内径2.7mm)吸取25℃左右的疫苗1ml,垂直自然流出,记录流出0.4ml所需的时间。3次平均值应在10sec以下。 思考题 1概念:免疫佐剂,乳化剂。 2佐剂的作用机理。 3常规免疫佐剂有哪些? * 内容简介 第三节 新型免疫佐剂 第二节 常规免疫佐剂 第一节 概述 1佐剂(adjuvant):词来源于拉丁语,原为辅助之意。在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上又称为免疫佐剂(immunologic adjuvant)。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之为佐剂,也称免疫佐剂。 2特点 (1)能明显增强多糖或多肽等抗原性微弱的物质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2)用最少量的抗原和最少的接种次数刺激机体可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和高滴度的抗体。 一 概念 第一节 概述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一)物理性质 颗粒型佐剂 非颗粒型佐剂 四 分类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二)生物性质 微生物及其组分 非微生物及其组分 第五章 (三)体内存留时间 贮存型 非贮存型 (一)氢氧化铝胶 又称铝胶,其佐剂活性与质量密切相关,质优的铝胶分子细腻、胶体性良好、稳定,吸附力强,保存后其吸附力不变。 1.铝粉加烧碱合成法: (1)2AL(OH)3+12H2O+3H2SO4→Al2(SO4)3.18H2O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解决方案.doc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培训第三教育目的解决方案.ppt
- 翻转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以《图形的旋转》翻转教学为例解决方案.docx
-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解决方案.ppt
- 蛋白质及氨基酸解决方案.ppt
- 第三节抗胆碱药第四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解决方案.ppt
- 电拖系统作业自测题解决方案.ppt
- 第PLC解决方案.ppt
- 第十三有机磷类农药的合成解决方案.ppt
-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lesson8解决方案.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