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材料题专项训练
八年级下册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一)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班级: 91 姓名: 张雪梅 —————————————————————————————————————————————————————
一、
材料一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势力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大,不参战的损害极大。” ——毛泽东
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1.材料一是毛泽东关于哪次战争的讲话?这次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2.为什么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参战,必须参战”?
3.中国是怎样“参战”的?
4.参战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5.材料二中图1和图2的两位英雄人物分别是谁?
6.为什么人们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作“最可爱的人”?
7.图1、图2和图3中美军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有何必然联系?说说看。
二、
图A.土改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图B.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1.图A中的“土改”使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2.图B中农民积极报名加入的是什么社?走的是什么道路?
3.图B中的运动是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由“分”而“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6.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北京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1.这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什么运动?
2.这两大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两大运用产生前,我国计划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4.如何评价这两次运动?它们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5.这两次运动之后,我国又出现了一次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什么失误?发动者是谁?怎样结束的?
四、下面是刘少奇同志所作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节选的部分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第一条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
1.20世纪50年代,我国是怎样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
2.在探索前进中难免会出现失误。请你说说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中的两次失误是什么?给我们什么教训?
3.在曲折前进中,也不乏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请举两例说明。
4.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一批模范人物,请你说出两位,并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六、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上面的碑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决定建立的?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指出这段时间来中共领导的三次战役的名称。
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分别是谁?
5.分别列举出上述三个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英雄人物。
6.通读碑文,我们浮想联翩,无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至今我们还历历在目,作为肩负重任的青少年,你有何感想?
7.假如今天让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续写一段被问,你准备如何写?
七、60年峥嵘岁月,60年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到1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该计划的基本任务什什么?
2.为保证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届全国人大在什么时候召开了?会议上颁布了一部什么重要的法律?
3.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
4.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1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中还开展了哪次运动?
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的运行与维护规范.pdf
- 危化企业加油加气站双重预防机制手册.doc VIP
-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pdf VIP
- 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思维 课件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必修 技术与设计 .ppt VIP
- 兄弟 HL-4150CDN 4570CDW 4150 4570 彩色激光打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pptx VIP
- 常用量具、检具测量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pdf VIP
- 2025年中国石化校园招聘确认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现代家政学概论-ppt6.1第一节服装搭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