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灵石中学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69张ppt).pptVIP

浙江台州灵石中学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69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台州灵石中学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69张ppt)

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巴结、奉承],富而无骄,何如[即“如何”,《论语》中的“何如”都可译为“怎么样”]?”子曰:“可也。未若[不如]贫而乐[又作“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好像]切[用刀切断]如磋[用锉锉平]!如琢[用刀雕刻]如磨[用物磨光]’,其[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斯之谓[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宾语前置形式,其中“之”是提宾的标志]与[同“欤”]?”子曰:“赐也!始可与[省略“之”]言《诗》已矣,告诸[之,代“子贡”]往[动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的事]而知来[动词活用为名词,未知的事]者。”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学而》第一) 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第九)? ③何必公山氏之也?(《阳货第》十七) 归纳:上述例子加点的“之”字的作用都是用来提前宾语,构成“宾语+之+动词”的结构。例①的正常语序是“其谓斯与”,例②的正常语序是“有何远?”例③的正常语序是“何必之公山氏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弟子的自称]何述[传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四季]行[运行]焉[句末语气词,可不译],百物生[生长]焉,天何言[属宾语前置句,即“言何”的倒置;其特征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哉?” 子曰:“若[至于]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不过、只是]为[做]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如此、这样]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述而[却,表转折的连词]不作[创造],信[相信]而好古[指古代文化],窃[私自、私下]比于我[介宾短语后置]老彭。” 子曰:“吾自卫反[同“返”]鲁,然后乐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得到整理],《雅》《颂》[原是《诗经》中两类不同诗的名称;因《诗经》中的诗为了演唱都配有乐曲,故这里的《雅》《颂》便指乐曲中分类的类名]各得其所。”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A 2、形容词用作动词B 3、形容词使动用法C 4、形容词意动用法D 渔人甚异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欲居之以利,而高其直。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D 认为……怪 A 绿叶、红花 C 使……愚笨 B 赞美 A 远近的人 D 认为……小 C 使……高 B 升高 宾语前置 在古汉语里,宾语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1、在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 词(或介词)前。 2、在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宾语也都要提到动词之前。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竺词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 前面。这是“之”“是” 便成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它意义。 4、介词宾语的前置。 5、“相”有时表示动作行为趋向于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放 在前面。 6、“见”在动词前,表示受事者自己,有指代作用,指“我”,充当 句子宾语。 一 沛公安在? 子何恃而往? 公何之? 二 莫我肯顾。 彼不我恩也。 未之有也。 三 唯弈秋之为听。 惟命是从。 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 一言以蔽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五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六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沛公在安? 子恃何而往? 公之何? 莫肯顾我。 彼不恩我也。 未有之也。 唯听弈秋。 唯从命。 有何陋? 以一言蔽之。 籍以何至此。 不识吾子以奚知之? 及时遣相归。 慈父背见。 曾子住在卫国,组被无罩,颜色浮肿,手脚老研.三天不做饭,十年不做衣, * 2.讨论式教学法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素以为绚[即“以素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省略了介词“于”]素。”曰:“礼后乎[省略了“义”]?”子曰:“起予[我,孔子自称]者商[子夏姓卜,名商]也,始可与[省略了代词“汝”]言[讨论、讨论]诗已矣。” 1。子夏向子请教的是由《诗经》诗句所引出的“素”与“绘”的问题,却又主动将思路引向“礼”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通之处? 绘画的事后于素地,即先有了底子之后才能绘画。子夏由这一诗句中的“素”与“绚”的先后关系,自然联想到礼与仁义的先后关系,提出礼后于仁义,即礼须以道德修养为基础。 2.子夏的第二次提问,体现了孔子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可以看出子夏具有怎样的学习意识?孔子发出“起与者商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