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详细答案版)
衡阳县三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太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温度相当高的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当岩石沉入古太湖,在湖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这些小洞正是太湖石的魅力所在。
太湖石很早就被江南一带的劳动人民发掘,但它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是在元代。这一时期建成的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到了明清两朝,我国园林建造热点南移时,太湖石就更被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他们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假山而叹服。所谓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稍加人工润饰而成的。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太湖石没有雨花石那斑斓的色彩,但它以浅灰浅青中掺杂着一抹微红的质朴为美,以天然而成的各种形态为奇。没有两块太湖石是完全相像的。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崔嵬挺拔;有的像一块磐石,有的像一段蜿蜒的虬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太湖石的特点。有的石头,你从这个视点一看就知道像什么;若你转换视点,则冥思苦想也无法得出结果,但经旁人一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由衷地赞叹:“像!像极了!”比如狮子峰,被誉为狮子林中珠峰之首,其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曲折幽深,如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整座假山,外观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内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石身上的窟窿又多又小,如虫蛀一般,洞与洞之间的间隔相当窄,跟手指差不多粗细,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据说最上乘的太湖石,下雨时石洞内不积水,雨水通过众多的小石洞漏掉,雨过天晴,石洞里面很难留下水的痕迹;“透”更为巧妙,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留园里有一处名为“鹰斗狗”的太湖石,左边是一根三米多高的石柱,上面有一只盘旋的大鹰;右边是一只半人高的“狗”趴着,它回头恶狠狠地瞪着上方的“鹰”,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具备了瘦、漏、透、丑四点的太湖石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上海豫园里的“玉玲珑”堪称太湖石之骄子,号称“天下第一石”,这四个特点无一不有,完美之至,它与其他两块太湖石一起被放置在一座白瓦青砖的影壁前,显得错落有致,飘飘欲仙。
“天下第二石”是苏州留园里的“冠云峰”,它以天然奇特造型著称。“冠云峰”高三至四米,石顶是一只收翅正待俯冲的“秃鹫”,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底部是一只伸头张望的“泪龟”,以赭色的土地为底色。整块石头未经人工雕琢,天然自成,栩栩如生。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手笔。
太湖石像一幅极具神采的水墨画,那份质朴,那份飘逸,是江南园林里的胜景,是大自然一颗璀璨的明珠。
(何蔚/文,有删改。)
1.文章围绕太湖石依次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湖石的形成 B.太湖石的形状 C.太湖石的特点 D.太湖石的利用
1.B(文本对形状有所涉及,但却涵盖于“特点”部分内。)
2.下列有关太湖石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湖石“奇”的魅力源于它的天然而成。
B.太湖石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景观。
C.太湖石的精品须具备“瘦、漏、透、丑”的特点。
D.太湖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的结果。
2.D(太湖石形成的第二条件是沉入湖中被水冲刷侵蚀。)
3.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一项是
A.苏轼携好友游“狮子林”,看见姿态万千的“狮子”们,由衷地感叹:“这太湖的石头,仿佛通灵性一样,竟然赋精魂于狮子身上!”
B.雨后初晴,母子俩在园林中仔细欣赏不同造型的石头,儿子说:“妈妈,你看!石洞里好多雨水,真漂亮!”
C.两小儿在园林中捉迷藏,其一说:“嘿,我看见你了!这里的石头都有小洞洞,你藏不住的!哈哈!”
D.一欧洲游客看见留园里的“冠云峰”大声赞叹:“哇,这石头太美丽了,中国的石匠真了不起,竟能雕琢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3.C(A狮子林建于元代,苏轼是宋代人。B太湖石的特点有“漏”,它是不积水的。D太湖石是天然形成的,不是雕琢出来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鲁云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非常考案】(通用版)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ppt
- 【非常考案】(通用版)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案 浙教版.doc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案 浙教版.doc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 浙教版.doc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浙教版.doc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湖南省株洲市2016年高考政治3月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湖南省湘潭市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解析版).doc
- 湖南省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理科)(解析版).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