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包括文化常识)
六、通假代入法 文言实词中当遇到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如:2014年全国卷Ⅱ中“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一句,“振”若按照“振动”“振作”等意思解释,显然文意不通,联系上下文,只有把“振”看作通假字“赈”才能讲得通,解释为“救济”正确。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召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莫令人往,窃为楚亭夜 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莫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 B.必每莫令人往 莫:不要。 C.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 D.此梁之阴让也 让:责备。 解析:B项,据上文“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一句,可知宋就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此处若将“不要”代入“莫”处,译为“必定每天不要让去……”显然文意不通,联系下文“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可推知此处的“莫”应作通假解释,通“暮”,意为“夜晚”,而非“不要”。 答案:B 【参考译文】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有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国兵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 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源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教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田,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田。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观察,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 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及至兴国,地滨大江,俗俭啬而鲜知学。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肃衣冠,如临大众,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 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补,补充空缺职位。在此处是指陆九龄填补了郡学弟子员的空缺。 B.忧,担心。在此处是指陆九龄担心继母身体而辞官归家。 C.调,变换官职。与“转、徙”意思同为调动官职。 D.仞,一种计量单位。九仞,往往形容极高或极深。 解析:本题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B项,“忧”错误,应为“父母之丧”,此处指继母去世。 答案:B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学行为里人所宗 宗:尊崇。 B.九龄不以职闲自佚 佚:放纵。 C.服除,调全州教授 服:服从。 D.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措:放弃。 解析:C项,可采用依境定位法判断,“以继母忧去(因为继母去世)”可判断,服为服丧之意。 答案:C 【参考译文】 陆九龄,字子寿。九龄的父亲陆贺,凭借学问品行被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2015年优质课人教版语文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大铁椎传_魏禧》金昌四中 (共36张PPT).ppt
-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理(含解析).doc
-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doc
-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2016年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甘肃省定西市2015-2016学年安定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doc
-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6届九年级英语第二次模拟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