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第四节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南昌滕王阁联李春园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这是集句联,你能写出其中涉及到的古典人物及其诗句吗?答案:①“我辈”句出自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②“目极”句出自韩愈《新修滕王阁记》。③“奇文”句见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奇文,优秀或奇特的文章。此处指王勃那篇著名的骈文《滕王阁序》。④“人在”句由《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演化而来。1.高考散文表达技巧类题的考查角度有哪些?常考角度有:鉴赏散文的表达方式、鉴赏散文的修辞手法、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2.解答散文表达技巧类题应该注意些什么?解答表达技巧鉴赏类题必须考虑三点:①指出运用了哪种技巧。②分析概括某种技巧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③说出具体效果。针对以上三点答题时,还须树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意识,即紧扣文章的主旨,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一、(2015·山东卷)阅读《四堡雕版》,完成后面的问题。(文本见第一节考点二)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答: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散文语言艺术的能力。(1)把“猜想”比作“花”“锦”“灰”“烟”,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是比喻。从“如花似锦”到“灰飞烟灭”,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写出心情落差之大,表现出自己的失落之情,这是对比。(2)使用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历史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表现出作者对四堡雕版衰落的惋惜。答案:(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二、(2015·重庆卷)阅读《甘森的西红柿》,完成后面的问题。(文本见第三节考点二) 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概括文章信息与分析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在旅途中”即第1段描写内容“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等,可见“单调荒凉”;“到达甘森后”的景象即第3段描写内容:挺拔的白杨树,蔬菜大棚里的各种蔬菜等可以概括出“生机勃勃”。解答后两问,须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从“在旅途中”的“昏昏欲睡”到“到达甘森后”的超乎想象和连声惊叹,凸显了情感变化;用沿途景象衬托甘森景象,以此揭示文章主旨。答案:途中自然景物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归于泥土耿 立①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②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麦收时看父母,回到城里,胳膊、肩肘、脚踝都有红红的隆起的斑点,一如乡村泥土堆起的岗子。也许这就是警示,把故乡记在皮肤上,这是泥土给的。即使皮肤过敏也是乡村的徽章,让我对故乡充满眷顾。你离家久了,对故乡生分了,故乡就成了一种疼痛。正如我们的身体,某个部位不疼不痒,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哪个部位不适,哪个部位就有了问题。故乡给你皮肤的红点和瘙痒亦是如此,疼痛使你知觉故乡的存在。故乡以另一种方式呼唤你。③农民和庄稼都是从泥土里生出来的,庄稼是泥土给农民的礼物,农民是泥土给庄稼的礼物,他们是默契的厮守者。有时一茬庄稼熟了,与泥土厮守的人也熟了;有时庄稼不熟,与泥土厮守的人也会熟。几千年几万年了,有谁知道有多少茬庄稼熟透了?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人熟透了?应该说泥土是沉默的,总不会絮絮叨叨说三道四,熟了就熟了,没有那么多的文人的牵扯。④惊蛰了,那么一个响雷陡然在泥土上喊话,泥土经不住这样大的诱惑,于是不管黑土黄土,都不再矜持,先把自己的身子软下来,让一切生灵在自己的怀里蠕动。惊蛰了,枯了一年的野草又重返人间,那天羊的嘴突然感到了草的多汁,羊的蹄子突然感到了泥土的粘脚。连囤里的粮食种子也知道了泥土的喊话,于是一垄一垄的种子开始告别储藏,到泥土里,像褪掉衣服洗澡。节气到了,该释放的就释放。⑤我曾看到父亲用手扒开泥土,看泥土的成色,有时他竟然把泥土放在嘴里尝尝咸淡。故乡的泥土不能说每一寸都有父亲的脚印,但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注视的目光。对泥土和节气,父亲一直敬畏,即使他老年病了。有一次在田野里,我看到父亲用抓钩在地里敲砸土坷垃,一下一下那么专注,有时砸不开,他就蹲下,用手把那土块攥在掌心,一下一下揉搓。太阳就在头顶,泥土被晒得白花花。我不理解父亲,就埋怨说把最后的这地给人算了。但他固执地说:“没有了土地,那怎算农民。到泥土里转一转,薅一把草,捉一下棉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