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舞蹈,以情感的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注重对舞蹈技术的追求,忽视了舞蹈情感的力量。对于艺术来说,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启示心灵才是最重要的。 舞蹈是人类的天性,因
为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孩子,在音乐节奏下也会摇头摆手,“翩翩起舞”。可以说,在语言出现之前,人类主要以“舞蹈”的形式进行交流。 如今,舞蹈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
艺术门类,引领着一代代观众走进艺术殿堂。它通过展示优美的身体语言,实现人与人情感和灵魂的交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注重对舞蹈技术的追求,忽视了舞
蹈情感的力量。其实对于艺术来说,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启示心灵才是最重要的。 □ 不是学技术,而是学艺术 芭蕾,是目前世界上受众面最大的舞种之一。它有
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其技术与训练尤为严格。然而,它对技巧的强调,是建立在其情感的表达之上的,芭蕾舞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从来都是舞蹈技巧与情感表达的统一。
“从基础训练‘把杆儿’开始,我们就非常注意学生的表现力。”北京舞蹈学院的肖苏华教授曾带出过许多在国际芭蕾大赛获奖的演员,他对这一点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说,
“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课堂,我经常这样告诉学生:学芭蕾不是学技术,而是学艺术”。 肖苏华表示,近些年他在各种舞蹈大赛上担任评委,发现国内选手们的舞蹈动
作往往很规范,但表现力却明显不足。相比之下,一些外国选手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舞台上,他们的情感表达都很投入、很自然。这虽然与芭蕾是国外舞种、从小受熏陶不无关系,
但或多或少也反映出我们的舞者重技术不重艺术的心态。 不仅是芭蕾,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舞蹈对艺术水准和情感表达的要求也很高。内蒙古歌舞剧院院长李强认为,很
多民族舞蹈在技巧上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因为它们大多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正因为如此,它对演员的艺术表现力则要求更高。“我们经常是在节目创作时就考虑让哪个演员
来演,一般会挑选日常生活中更接近剧中人物性格的演员,这样在情感上更能与角色靠近。”李强说。 当然,强调舞蹈的情感表达能力并非排斥和忽视艺术技巧,因为对舞蹈
演员来说,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技巧是他们需要不断冲刺的高峰。因为技巧越强,对情感的表达能力可能就越强。 “我一直对舞蹈演员说,希望你们在舞台上能全身心投入
,不仅是在技巧方面,而是将你全部的能量都投放到这个舞台上,不能有一点的保留。这样,跳出的舞蹈才会有感染力。”西班牙柯雷拉芭蕾舞团创始人安吉尔·柯雷拉说。
□ 迎合还是引导?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艺术院团纷纷走向市场。许多艺术从业者开始思考,走向市场,就需直面观众,而艺术又不同于其他商业形式,因为
它虽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那么,舞蹈作品到底是该迎合观众的口味,还是应在欣赏水平和层次上对观众有所引导呢? “虽然每个人的欣赏习惯有所不同,但只要是精品
,老百姓一定喜欢。决不能看低观众的欣赏水平。”经常带队演出的李强总结道,“像我们创排的《东归兄弟》等一些获过全国大奖的作品,每次演出的反响都不错。专家喜欢的,牧
区、农村的老百姓也喜欢。是好东西,大家都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产生新一代的观众,他们也会有新一代的口味和品位,因此,舞蹈的发展不能仅凭几个传统经典
剧目,创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芭蕾来说,除了《天鹅湖》、《海盗》、《堂吉诃德》等几部经典剧目,编导们也开始考虑将更多的现代元素加入古典芭蕾当中,比如,减少古
典音乐元素所占的比例,增加一些现代音乐元素等等。 但对于观众来说,改变传统的欣赏习惯、接受新的元素还需要一个过程。要让观众自然接受新的艺术形式,还需要从业
者创作出更多吸引人的好作品,给观众带来高质量的艺术享受。 增加与观众群的互动,可以让舞蹈编排日臻成熟。享誉世界的《云门舞集》,就是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现代舞蹈形成的艺术杰作,而它正是在与普通观众不断接触与互动中得到广泛认可的。其创始人林怀民为年轻编舞家和舞者提供舞台,并在学校设立“与云门共舞”的舞蹈课程。从《
薪传》、《水月》到《竹梦》、《行草》,制作精湛的演出几乎每一次都受到观众热捧。“舞蹈不是一本书、一个图片,它是演出时台上台下共享的空气。而年轻编舞家的作品如果没
办法形成‘空气’,他就不能成长、成熟。”林怀民表示,应该给年轻人设立一个承载“失败”的平台,在一次次的创新尝试中,观众群也会慢慢积累起来。 □ 接地气,接
人气 说到接地气的艺术,不能不提芭蕾民族化的一个成功实践——《红色娘子军》。这部芭蕾舞剧,音乐、舞蹈、色彩等方面的质量皆为上乘,开创了我国民族芭蕾的一个新
时代。中国舞协主席、著名舞蹈家赵汝蘅曾在舞剧《红色娘子军》中饰演过吴清华,回忆起当年排戏的情景,她至今仍非常激动,“每次看到这个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6_.pptx VIP
- 中医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超声中信号处理.ppt VIP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7_.pptx VIP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9.pptx VIP
- 宝钢质量管理经验.doc VIP
-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Kuka控制系统 KR C5安装指南.pdf VIP
- 学习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