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术(覃绍坚)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脑复苏术 覃绍坚 2015.4 培训主要掌握内容 一、心肺苏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基本生命支持(BLS) 三、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和终止的条件 四、高级生命支持(ACLS) 五、心肺复苏用药 六、脑复苏 一、概述 心肺脑复苏定义 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称为心肺复苏(CPR) 。复苏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病人的意识(脑功能),因此这一系列抢救治疗措施统称为心肺脑复苏。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 发展至今已经有51年的历史。自1974年始,每几年都会推出新的复苏指南。2010 年 10 月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在《循环》杂志上颁布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该指南是指导全球CPR的纲领性文件,将对今后的临床急救发挥重大指导作用。 二、心肺复苏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症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博骤停、心室纤颤及心博极弱)。 (二)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经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载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三、基本生命支持(BLS)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判断意识 立即呼救 放置CPR体位 胸外按压(C)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判断 从以上操作流程中表明: 1、2010指南从BLS流程中删除了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觉方法,这些判断动作并不协调一致,也较耗时,新指南强调在发现心搏骤停者后立即启动EMSS,对无呼吸或异常呼吸(叹息样呼吸)成人患者马上做胸外按压。 2、从原来的“A-B-C”顺序更改为“C-A-B”。(A:气道、B:呼吸、C:胸外按压),其重要意义是为缩短从心搏骤停到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 (一)评估周围环境 院外急救:伸开双臂,眼睛环顾四周,看上、下、左、右,无水灾、火灾、雷电、无房屋倒塌等,环境安全。 用物准备:硬木板、纱布2块。 院内急救:疏散周围无关人员,环境安全。 用物准备: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纱布2块、弯盘、电筒。 (二)判断意识: 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看急救开始时间。 1.判断意识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同志、你怎么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2.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 院内急救:高呼医生抢救患者。 院外急救: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事发地点。 (三)体位摆放 仰卧位 俯卧位时翻身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双膝与肩同宽。 左膝关节平肩部。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四) 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评估有无呼吸、胸廓有无起伏,时间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cm 心脏按压定位 高质量的胸部按压5项要求为: 一是胸部按压的速度为≥100次/min; 二是胸部按压的深度成人要≥50 cm; 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约50 mm; 婴幼儿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约40 mm。 三是使胸部完全弹性回复; 四是尽量避免胸部按压的间断; 五是避免过度通气,胸部按压与通气的比例单人为30:2。在儿童及婴幼儿为30:2,双人为15:2 。 如何判断呼吸? 一听是否有呼吸声; 二看是否胸廓起伏; 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 心肺复苏示意图 按压注意事项 (1)两手相扣,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5)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清除口、鼻腔内异物,压额抬颏等三种方法开放气道。 B .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仰头举颏打开气道; 捏紧鼻孔; 张大口包紧其口唇; 三、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双侧瞳孔由散大缩小 面色、口唇、耳垂、甲床转为红润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手脚抽搐开始呻吟 收缩压大于60mmHg 四、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 伤病员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