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感觉、知觉、意识、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动机、智力、人格……
一、什么是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与心理
行为(behavior):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总结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最终目的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心理支配着行为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1、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心理学独特的性质:
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冯特(1832-1930)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有一段长久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
古希腊
1879,冯特
亚里士多德:知识来源于经验
孔子:因材施教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哲学孕育了心理学
?
哲学是心理学之母,生理学是心理学之父。
1879
1950左右
心理学在哲学
中孕育
心理学百家争鸣
认知心理学
成为主流
一、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流派——百家争鸣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时期:1879 — 20世纪20年代 【德国】
代表人物:冯特(创始人)、铁钦纳
研究对象:意识的结构。
理论观点:认为意识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
研究方法:内省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
时期:1890 — 20世纪30年代 【美国】
代表人物:詹姆斯(创始人)、杜威
研究对象:意识的功能。
理论观点:意识具有连续性,“意识流”。
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认为心理学应面向生活。
威廉.詹姆斯(1842-1910)
历史根基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席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时期:1913 — 20世纪30年代 【美国】
代表人物:华生(创始人)、斯金纳
研究对象:行为。
理论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影响下形成的。
研究方法: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
推动了客观研究,至今有重要影响。
?
4、格式塔心理学
时期:1912 — 20世纪40年代 【德国】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研究对象:意识体验。
理论观点: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应将心理作为整体去研究,不应将其分解为各个元素。
研究方法:实验法。知觉领域成果突出。
Gestalt“完形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5、精神分析学派
时期:19世纪末 — 至今 【奥地利】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研究对象:无意识、异常行为
?
因过分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而受到批判。
至今仍用于精神病的治疗。
对人格、动机的研究有积极作用。
“无意识”“自我”等概念被广泛使用。
理论观点:
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
精神分析即用各种方法发现无意识中存在的
问题。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856-1939)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
时期:20世纪中期 ——至今 【美国】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理论观点:强调人的社会性。
人是独特性,是善良美好的,具有发展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是理性的,行为受自我意识的支配。
研究方法:思辨。重视人格的研究。
理论思潮
7、认知心理学
时期:20世纪60年代 ——至今 【瑞士、美国】
代表人物:皮亚杰等人
研究对象: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全套.doc VIP
- 隔热铝合金型材在弯曲变形情况下受力分析.pdf VIP
- 机械制图(第四版)-课件 3-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pptx
- ERP系统在水电站物资集约化管理中的应用.pdf VIP
- 人工智能通识课读后感.pdf VIP
- DB50_T 1809-2025 软件供应链安全技术评价指南.docx VIP
- 成都理工大学2022-2023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pdf
- 防洪治理工程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T_CERS 0045-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测试技术要求.pdf VIP
- T_CAV 034-2025 T_CAS 1063-2025 疫苗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医学监查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