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4 2.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V
康熙皇帝为孔庙所做的题词。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孔子对文教的贡献: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在教育对象上,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3、教学规律的总结: 4、整理历史典籍 * * * 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到5世纪,是人类文明出现巨变的时期,在这个光辉灿烂的文化创新时代,出现了大量世界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以自己的思考主张和探索精神影响着世界,在文化创造与传承方面引导着世界的走向。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古代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 1、孔子思想核心:礼与仁 2、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 1、孔子提出“礼、仁、正名”的原因、含义、作用 2、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民族,不信神,却敬仰一个人。就靠着这份信仰,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历史的民族,并且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创造出辉煌的文化。 这个人就是孔子 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 孔子其人: 1、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 2、3岁丧父家道中落, 3、15岁时,确立学习志向 4、30岁精通六艺首创私学,35岁齐国岁月, 5、52岁仕途巅峰(管理内政、外交胜利), 6、55岁失意去鲁(改革碰壁)周游列国, 7、68岁潜心教育,整理典籍 8、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享年73岁。 一、孔子生平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收徒讲学 对事业坚定信念,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从孔子这段言论及其人生经历中,你有什么启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这是孔子对自我人生积累的总结,反映了孔子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悟。既感叹了匆匆逝去的时间,又提出要善待时间,珍惜自我生命的修炼与完善。让生命的每个阶段在不断地进步成熟。 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 违反礼制规矩。 二、开创儒家思想 (一)、 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礼 : 2、仁: 三、孔子的历史影响 (二)、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3、仁与礼的关系: 时代背景 材料二: 春秋时期,出现了“臣杀君、子杀父、少陵长、庶废嫡”等行为,孔子对此十分愤怒。 ——《中国哲学史通览—秦哲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土地私有 ——社会大变革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崩乐坏 3、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 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恢复周礼——传承文化和道义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之 “礼”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必须按用周礼规定的名分规范人的行为。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 有一次,颜回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⒈含义:“周礼”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2、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doc VIP
- ACS880 FPNO_21_PROFINET IO通讯调试指导.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含期中期末及答案.docx
- BH207 GL 12 050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副本.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版社区两委考试题目.pdf VIP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pdf VIP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2024年无锡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