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虚实结合的手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虚实结合的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 概念: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效果:虚实结合①可以使诗意蕴藉含蓄,②又可以大大丰富诗的内涵,开拓诗的意境。 1.古诗中虚景主要指梦中之景、亲历之事、历史之事和未来之景四类。 ??虚实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 详写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当前为实,追忆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己方为实,对方为虚;客观为实,想象为虚 ?? 2.按虚景与实景的关系,虚实结合手法可分为虚实对比和虚实衬托。 ????(1)虚实对比是虚景和实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主旨。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常运用虚实对比手法。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 (2)虚实衬托也叫虚实反衬,是虚景和实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委婉含蓄抒情。一类是以虚衬实,也叫“对写法”,是在思乡诗词中诗人从描写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抒发深挚的思亲怀人之情。如高适《除夜作》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实写自己除夕之夜在清冷旅馆中寒灯下影只形单凄寂难眠,第三句“故乡(借指亲人)今夜思千里(借指自己)”从对面虚写,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含蓄。一类是以实衬虚,也叫侧面描写,如《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的失常反应(实写)来烘托罗敷惊人的美貌(虚象),以实衬虚,虚实相生,突出了罗敷的美艳绝伦。 常见设问方式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首诗的某句)。 答题步骤 1、概括实景、虚景 2、点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 3、效果: a.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b.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 虚写:遥远的潇湘?? 凄清的猿啼 效果:烘托??? 氛围,表达??? 情感 参考答案 : ??????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 ?????? 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 ?????? 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注释】(1)开元;天宝,说天宝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虑。(2)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 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 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 ? 虚实对比,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不能自由来往, 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 * *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