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轮复习分析.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一课背诵内容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怎么办——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1)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A: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B:其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 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 的发展。 ④通过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各国在经济、政治 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交流的要求: “引进来”: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走出去”:又要更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化的继承性 与文化发展 考点一: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 1.形式:四个方面 2.传统文化特点: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2)相对的稳定性。 (3)鲜明的民族性。 保留着基本特征 内涵能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最炫民族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风”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背一背 (1)继承性 1.2012年《壬辰年》生肖“龙”邮票,在设计上基本参考了 明清蟠龙的造型。龙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 在生肖系列中有最独特的个性。这说明 ( ) ①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面对正在消失的吴侬软语, 浙江省启动了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项目,要把各地最正宗的“方言”,通过录音等方式完整记录下来。这样做有利于 ①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 ) 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③保护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④展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传统文化的影响:四个方面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 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取精华,取糟粕。 (2)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分辨精华与糟粕。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精华:继承、发扬 不符合社会要求、落后腐朽的—糟粕:“移风易俗” 背一背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正确态度 【典例1】 2013年7月28日,2013年孔子学院总部理事座谈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在致欢迎词时说,孔学堂不只是“庙堂”,更是学堂,主要功能是讲学、研究、培训;建设孔学堂不是为了复古,是为了复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国梦”服务。这启示我们 (  )。 ①传统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一定要继承和发扬 ②传统文化都是在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