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定分段补液法 例题:体重为10kgⅢ度低渗脱水的患儿,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 定量临床估算 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 10kg * 180ml = 1800ml 补充累积损失量 10kg * 100ml = 1000ml 扩容量10kg * 20ml = 200ml 三定分段补液法 例题:体重为10kgⅢ度低渗脱水的患儿,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 定性 扩容 等张 累积损失量 2/3张 继续损失量1/2张 生理需要量1/5张 补液速度— 扩容阶段 扩容阶段: 对重度脱水有循环障碍者 目的:快速补充循环血量和恢复或改善肾功能 液体:用2:1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氢钠 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速度: 30-60分钟内静脉注入 补充累积损失量:扩容后或不需要扩容者从本阶段开始 目的:在8~12小时内纠正脱水 补充量:取决于脱水程度,约为总量的1/2 液体选择:取决于脱水性质 速度:8~12小时内滴完,8~10ml/(kg·h) 高渗性脱水补液速度宜稍慢 补液速度— 补充累积损失量 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补充生理 和继续损失量 补充量=总量-累积损失量(约为总量的1/2) 液体选择: 1/2-1/3张含钠液 速度:余下12-16小时输完,约5ml/(kg·h) 补液速度— 维持补液阶段 三定分段补液法 例题:体重为10kgⅢ度低渗脱水的患儿,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 定速度 第一阶段 累积损失量8h-12h 扩容 30-60min 第二阶段12-16h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液体疗法——常用液体的成分 2:1等张含钠液 2:3:1液 ?张 NS 1.4%SB 5%GS NS 1.4%SB 液体疗法——常用液体的成分 4:3:2液 2/3张 2:6:1液 1/3张 5%GS 1.4%SB NS NS 1.4%SB 5%GS 5%GS 三定分段补液法 例题:体重为10kgⅢ度低渗脱水的患儿,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 定性 扩容 等张 2:1等张液 累积损失量 2/3张 4:3:2液 继续损失量1/2张 2:3:1液 生理需要量1/5 1:4液 常用溶液的配制 2:1等张含钠液100ml NS 66.7ml 1.4%SB33.3ml 100ml 5%GS 100ml 10%NaCl 6ml 5%SB 10ml ivgtt 腹 泻 病 补 液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曹兆兰 理论学习及见习重点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液体疗法的目的 脱水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脱水性质的判断(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及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静脉补液的适应症、补液原则、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静脉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小儿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的种类、成分、配制和应用 小儿腹泻脱水的体征 病例分析:小儿腹泻合并脱水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医嘱 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小儿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血浆和细胞内液的比例则与成人相似 液体疗法的目的 为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电解质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成分的稳定,使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患儿赵××,男,11月 主诉“发热两天,呕吐腹泻一天” 病例一 围绕该主诉如何进一步问诊? 腹泻的诱因 腹泻的次数、大便的性状、每天大便的量 是否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和哭闹,呕吐物的性状、腹痛的部位、腹痛的性质、腹痛持续的时间及与腹泻的关系、哭闹与腹泻的关系 吃奶情况、小便的量、治疗情况及效果 患儿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当时测体温为38.8度,伴有咳嗽,昨日起患儿呕吐两次,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样,并出现腹泻,昨日一天大便8次,每次量均较多,呈淡黄色蛋花样大便,无腥臭味,今日上午又解淡黄色蛋花样大便6次。病程中患儿无明显哭闹不安,哭时有泪,吃奶减少,睡眠一般,小便量尚可 现病史 根据主诉和所获取的病史资料,在既往史和个人史的询问中,应重点询问哪些内容?为什么? 不洁饮食史 与细菌性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的接触史 喂养情况和饮食习惯 需结合不洁饮食史及消化道传染病接触史初步考虑腹泻病可能的病原,排除消化道传染病。结合喂养情况及饮食习惯分析腹泻的原因 提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