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诗人-奈尔维资料.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员:吴娱 李毛毛 罗永恒 张潇镭 一、奈尔维简介 Pier?Luigi?Nervi?(1891~1979) 意大利建筑师 1891年6月21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镇桑德利奥,1979年6月9日卒于罗马。 1913年从波仑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波仑亚市混凝土学会工作。 1915~1918年在意大利工程兵部队服役。 1920年同奈比渥西合组工程公司。 1932年起同托利合组奈尔维-巴托利工程公司。 1960年起与其三子合作,直到逝世。 “建筑必须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 人物简介 主要代表作品 佛罗伦萨体育场 意大利空军飞机库 都灵展览会B厅 罗马小体育宫 罗马大体育馆 都灵劳动宫 皮奈里大厦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厅 梵蒂冈布道大厅 二、奈尔维的结构美学观 主要观点 经济效率 钢筋混凝土 钢丝网水泥 结构构思 技术与艺术 奈尔维 钢筋混凝土 半流质 力学特征 施工工艺 整体性 1.混凝土是在一种半流质状态中制作的,具有流动性,因此它可以浇筑成任意的形状; 这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能具有很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灵活性。 2.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各个部分是以一个力学 上的整体状态结合在一起。 3.因为钢筋混凝土特殊的材料,奈尔维在设计时主要以结构在受 力情况下弯矩和剪力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4.支模方法、预制方法以及用活动模板来制作楼板等都会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上留下建筑艺术的强烈可见的痕迹。通过对不同施工工艺的把握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 结构构思 1.对以往结构类型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对这些结构类型予以力学上的评价,以揭示出在所用材料和施工工艺与所得技术效果和艺术效果之间的关系。 2.建筑师必须理解和掌握力学——施工的领域,通过对现有条件的分析和掌握,创作新型的结构意义上的建筑方案,并大致定下尺寸,而不是精确的尺寸。通过对结构的计算和对计算结果的直观的表达,形成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方案。 3. 在飞机库中运用预制装配、现浇接头的方式对钢筋混凝土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不仅充分利用混凝土的特性,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4. 仅仅只有一个良好的结构方案是不够的;特别是在结构尺寸很大、必须将结构外露的时候,还需要通过调整各部分的比例,充分发挥材料的承重能力,并在材料承载力的范围之内使结构骨架构成结构的主题,使结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个真正的、实实在在的结构意义上的建筑(structural architecture)。 结构类型 计算与直观表达 飞机库 结构骨架 经济效率 最大的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最优化的结构设计 最少材料、最直接方式的结构方案 1. 奈尔维设计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果,因为经济上不合算的方案,不论设计得多么好,在实际工程中都是很难选中的。 2. 奈尔维将建筑看成一个具有各种社会功能的结构物,也就是说将结构的经济效果考虑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本身也很欣赏那些在结构设计上最优化的结构物,因此他结构设计上通常会采用经济效果最优化的设计。 3. 不同的材料以及客观条件,技术和力学的发展会影响提出结构的方案和形式。他通常会以自己对结构形式的理解和对施工方法的经验的掌握细心地处理技术和经济问题,以最少的材料和最直接的方式将恒载和活载传到基础。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三、具体案例分析 罗马小体育宫 为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修建的练习馆,兼作篮球、网球、拳击等比赛用,建于1956~1957年。可容6000观众,加活动看台能容8000观众。   设计者为意大利建筑师A.维泰洛齐和工程师P.L.奈尔维。这座朴素而优美的体育馆是奈尔维的结构设计代表作之一,在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具体案例分析 罗马小体育宫——建筑形式 小体育宫平面为圆形,直径60米,屋顶是一球形穹顶,在结构上与看台脱开。穹顶的上部开一小圆洞,底下悬挂天桥,布置照明灯具,洞上再覆盖一小圆盖。穹顶宛如一张反扣的荷叶。小体育宫的外形比例匀称,小圆盖、球顶、丫形支撑、“腰带”等各部分划分得宜。小圆盖下的玻璃窗与球顶下的带形窗遥相呼应,又与屋顶、附属用房形成虚实对比。“腰带”在深深的背景上浮现出来,既丰富了层次,又产生尺度感。丫形斜撑完全暴露在外,混凝土表面不加装饰,显得强劲有力,表现出体育所特有的技巧和力量,使建筑获得强烈的个性。 三、具体案例分析 罗马小体育宫——建筑形式 从建筑内部看,结构构件的布置协调而有韵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艺术图案,极富于装饰性。 从建筑外部看,36个沿圆周布置的Y形支撑承上启下,波浪起伏,结构清新、明朗、欢快、优美。 三、具体案例分析 罗马小体育宫——结构分析 罗马奥林匹克小体育宫为钢筋混凝土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