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但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4、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2、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 、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措施
1、加强体育课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每一节课都上的有意义,学生有收获。
2、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3、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4、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五年级《体育》下册教材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时间
单元
课题
课时
备注
1
2.22--2.26
1
1.体育运动对身体的作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2.蹲踞式跳远、行进间三种转法
3.蹲踞式跳远、肩肘倒立
3
2
2.29-3.4
2
1. 移动变向跑2.青春发育前期的心理卫生
3.障碍接力
3
3
3.7-3.11
3
1.双脚交替踢毽子2. 预防肠道传染疾病
3. 身体素质练习 韵律操
3
4
3.14-3.18
4
1..100—500米 篮球:行进间运球
2. 理论课—睡眠卫生 游戏:传球接龙
3. 快速跑 游戏:巧斗臂力
3
5
3.21-3.25
5
1.跳绳:跳短绳 自选项目:排球或篮球
2.皮肤的卫生保健游戏:智力体操
3.接球跑动单手投篮 游戏:行动一致
3
6
3.28-4.1
6
1.跳跃 游戏:猎人击鸭
2.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 游戏:组字接龙
3. 1分钟仰卧起坐
3
7
4.4-4.8
7
1.立定跳远 2.安全标志要记牢
3.前滚翻组合动作 游戏:原地篮球
2
清明节
8
4.11-4.15
8
1.支撑跳跃:跳上成跪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跑:弯道跑
2. 养生之道:身要常摇,足要常擦 室内活动:换位接力 3. 耐久跑 游戏:互挤出圈
3
9
4.18-4.22
9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运动的好处
3
10
4.25-4.29
10
双人连续前滚翻 30米往返接力原地侧向投掷 预防烧伤和烫伤
3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五年级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
1.体育运动对身体的作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第一课:体育运动对身体的作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 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 进一步强调体育课注意事项。
3、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
教具准备
呼吸和循环系统图
教
学
过
程
一、 课堂常规
宣布本节课内容 点名
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
1、 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
2、 能够促进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
3、 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怎样科学锻炼身体
1、要注意进行身体全面锻炼
2、要坚持经常性的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
3、 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四、教师讲解、回答问题。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并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多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 总结
下课
教学内容
2.蹲踞式跳远、行进间三种转法
第一课:跳跃:蹲踞式跳远
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3、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教具准备
米尺
教
学
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