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诗歌咏物诗(殷)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 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010 山东]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 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提示: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答“远离尘世”给分);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提示: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只答“怀才不遇”或“失意”给1分)。 古剑 高鹗 一条秋水万黄金, 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 壁间惊起老龙吟。 1.咏古剑,但诗中并未出现“剑”字,试问作者是怎样咏出古剑的意象的? 作者运用比喻,将古剑比作“秋水”和“老龙”,分别写出了古剑出鞘时如秋水般明净的光芒,有如龙吟般跃跃欲试的剑声。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剑自喻,表明心迹,前两句中的“谁明”二字则表明“烈士心”无人理解,古剑不能为世所用;后两句则从被闲置不用的处境展开进一步的描写,以“龙吟”写剑声,写出诗人跃跃欲试、急于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 动物:行为,联系人的品性。 景物:生存环境、对比衬托。 器物:“形”的特点 总之:形似———神似(契合点) (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 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 理 )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 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凭栏: 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 《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音信——鲤鱼,尺素书 《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民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 * 咏物诗鉴赏 概念理解: (1)咏物诗: 借描写 的________________ 表达 ___________ 。 (2)主要的写作技巧 。 客观的“物”(山川河岳、草木虫鱼) 特点 (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 诗人理想、志向、情怀 托物言志 鉴赏咏物诗步骤 蝉?????虞世南 小试身手 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 诗人写蝉是托物自比,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1.燕子 ?(1)、燕子因结伴飞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