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蒙城县婚俗方言词
院系: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业:2010级汉教二班
姓名:李珊珊
学号:201002024210
方言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方言不仅 自身是民俗的内容,而且它还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研究民俗离不开方言,研究方言也离不开民俗。下面我将我家乡(安徽省蒙城县)的民俗方言词与它相应的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对蒙城方言的婚俗词作一个简介。
蒙城县(立仓镇)地处安徽西北部,使用的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蒙城县(立仓镇)方言中有许多关于婚俗的方言词语,我们可据此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蒙城人过去及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状况等。
一、婚制词语
具有蒙城方言特色的婚姻形式有:
(一)换亲
两家父母各以其女给对方为媳妇,即“换亲”,这种婚姻形式主要是因为家境困难,想通过这种换亲以省去聘礼,还有的是因为儿子身有残疾,无法通过正常途径结婚的。不管怎深深暗含了对女性的歧视。两家之间进行的,称为“两换”,还有三个家庭之间的“三换亲”,这主要是避免家庭之间的尴尬。
(二)倒站门
有些有女无儿的人,为了传宗接代,就把女婿招进家里来,俗话叫“倒站门”,男方叫“上门女婿”,会受到他人极大的鄙视。男方要侍养老人,代儿送终,在社会上则既是女婿,又是儿子,但生的小孩仍跟男方家姓。
(三)拢家
同村的寡妇与鳏夫,经人撮合,征得亲属同意可以 “拢家”
二、议婚词语
议婚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步骤:
(一)相亲
本地没有专门的媒婆,充当媒人的,是双方的亲戚或朋友。针对男女双方,这做媒的叫法也有区别男方 称“说媳妇”,女方称“说老婆家”,故第一步是“说”。媒人受甲方的委托,到乙方家去“提亲”,如果乙方对甲方比较熟悉,又感觉合适,就会挑选个 日子“见面”。不熟悉的话,“提亲”后,乙方就 去打听男方的情况,如果见过面后,觉得合适,就说“相中了”。
(二)定亲
定亲,俗称“换帖”,老派做法是男方带着酒,猪肉,红糖,公鸡去女方家,女方则好好招待一番,吃饭时,要有一个在当 地有声望的人相陪,否则就被认为瞧不起人。男方应主动送女孩一定数量的钱,给女孩本人及女孩的妈妈,姑姑,嫂子买衣服。“定亲” 后,双方的关系才算正式确定下来。定好后“不愿意”的,俗称“罢亲”,即结束这门亲事。“罢亲”的另一个叫法是“算帐”,也就是双方算清所花费的钱财的问题。
(三)求婚
农历六月初六是“要生时”的日子,这天,男方带着礼物去女方家“要生时” 。本地习惯秋天办婚礼,所以,男方求婚的借口往往是,快农忙了,家里人手不够,希望农忙时家里多个帮手。女方家答应的话,就会交出女孩的生辰八字,女方家不同意的话,借口就是:女孩还小,再领两年。男方家要到女孩的生辰八字后,就与男孩的生辰八字请人“合算命”。确定日期后,男方家用红帖标明喜期,再送往女家,称为 “过帖”。
到此为止,议婚阶段是基本结束,只等着正式的迎娶了。
三、婚礼词语
男孩结婚叫“娶媳妇”,女孩结婚叫“搁老婆家”、“走”、“出门”,统称是“办事”。与明媒正娶不同的是,女孩私奔,称“跑了”,寡妇改嫁,称“行人”明媒正娶的婚礼,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婚礼前一天
婚礼的前一天下午,男方要给女方“送礼”,送的东西有:大馒头、红糖、果子、酒、鞭炮。“送礼”时,要有“十条腿”,即一头猪,两条牛腿,一只活羊。羊背要染成红色的,俗称“彩毛羊”。 “送礼”时,男方家还要送一块肉,称为“离娘肉”,送新娘妈妈一身新衣服,称为“离娘衣”。婚礼的前一晚,新郎家至少要找一个童男子睡新床,俗称“压床”女方家,则把收到的所有财物放入新娘的箱包中,俗称 “添箱”。
(二)婚礼当天
一清早,首先放“开门炮”,“开门炮”一响,众邻里就会主动来帮忙。早饭后,要抓紧时间去“接新媳妇”。接亲的队伍中,必须有个“放炮的”,这个人要脾气好,能说会道,应变能力强,因为一路上边走边放炮,还要应付路上“拦轿”的人,因为本地有拦截迎亲队伍讨要喜糖喜烟的风俗。“抱鸡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担当此任的是本家族中年龄较小的男孩。他要抱红公鸡到新娘子家,回来时还要带一只红母鸡回。“抱鸡的”另一个任务是“压轿”,即去时,做在新娘将要做的位置,回来时与新娘做一起。送亲的队伍中还有一个“端灯的”和若干个“扶嫁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