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0章 侵权损害赔偿
小资料: 2015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第9条: 鉴于侵权责任法第十八条只规定被侵权人死亡,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赋予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提起请求的权利,故侵权行为造成身份不明人死亡时,如果没有赔偿权利人或者赔偿权利人不明,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无权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死亡赔偿金。 二、共同危险行为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 共同危险行为 是指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并且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 刑法上称为同时犯 小资料: 侵权责任法第10条: 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材观点:p543 教材原文: 数人共同实施有侵害他人权益危险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但不能确定损害是由谁造成的,该数人之行为称为共同危险行为。 问题: 共同危险行为要求共同实施吗? 共同实施岂不是共同侵权行为吗? 案例1:甲、乙两人均是丙的仇人,但两人不认识。一日,甲乙均找丙寻仇,并同时向丙开了枪,但丙只中了一枪,且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 问题:本案属于共同危险行为还是共同侵权行为? 案例2:甲、乙两人共谋去杀害丙,甲、乙二人均向丙开了枪,但丙只中了一枪,且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 问题:本案属于共同危险行为还是共同侵权行为?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 1. 数人均实施了某种危险行为,且危险性和指向是相同的 2. 但只有其中部分人的行为导致损害后果 3. 无法确定导致损害后果的行为人 4. 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 如果有共同过失即构成共同侵权行为,而非共同危险行为 教材观点:p543 教材认为,共同危险行为必须有共同过失。 问题: 如果存在共同过失岂不是共同侵权行为了? 侵权责任法第10条: 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 说明共同危险行为本质上是数人单独的行为,而非共同侵权行为。 案例:王某从一栋住宅楼下经过的时候,突然被从楼上扔下来的烟缸砸伤,但他不知道是哪一层扔的烟缸,所以就将全栋楼的业主都告到法院。 问题:本案是否属于共同危险行为? (三)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承担 1. 责任的承担 连带责任 《欧洲侵权责任法原则》规定为按份责任 2. 责任的免除 能否以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而免责? 侵权责任法:不能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可以 小资料: 侵权责任法第10条: 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小资料: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4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四)举证责任的分配 1. 应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实 (1)被告实施了某种危险行为 (2)该行为所具有的危险性 (3)受损害的事实 (4)损害与危险行为的因果关系 2. 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实 指证具体加害人 司考题精选: 1.三个小孩在公路边玩耍,此时,一辆轿车急速驶过,三小孩捡起石子向轿车扔去,坐在后排座位的刘某被一石子击中。刘某将三小孩起诉至法院。 A.刘某应对三被告向轿车投掷石子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B.刘某应对其所受到损失承担举证责任 C.三被告应对投掷石子与刘某所受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D.三被告应对其主观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三、并发侵权行为(原因竞合) (一)并发侵权行为的概念 并发侵权行为 是指二人以上在无共同过错的情况下,分别实施数个行为,但因数个行为偶然结合致同一损害后果。 又称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 小资料: 侵权行为法第11条: 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12条: 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二)并发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 人数在二人以上 2. 均实施了侵权行为 3. 数人的行为偶然结合导致了同一损害后果 4. 数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均存在因果关系 5. 不具有主观过错的共同性 案例:王某被赵某打伤,王某被送到医院治疗,但因医院延误治疗,导致王某死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