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节肢动物门.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节肢动物门

第七章 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三叶虫纲 第三节 介甲目 第四节 介形亚纲 第五节 昆虫纲 第一节 概 述 一、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1.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门,生活领域广阔;种类繁多,数量极大,在已知的100多万种动物中,它约占85%左右 2.具分节的几丁质或矿化了的几丁质外壳,附肢成对排列于身体腹面两侧,附肢亦分节 3.身体两侧对称,动物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节以高度分化,不同部位的体节分别组成头部、胸部和腹部 4.生长过程中,必须借助与周期性的脱皮逐次生长,直到成虫为止 二、节肢动物的分类 分类依据: 呼吸器官的性质与位置、身体分节特征、附肢数目及构造 第二节 三叶虫纲 一、概述 三叶虫类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生活于古生代的海洋中,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早期,在寒武纪、奥陶纪最为繁盛,是划分与对比寒武系、奥陶系的重要化石门类。志留纪开始显著衰落,最终于二叠纪末期绝灭。 二、三叶虫的形态特征 三叶虫的背壳多为卵形或椭圆形,背壳上有两条纵沟称为背沟或轴沟,将背壳纵分为三部分,即中央的轴叶和两侧的肋叶。其壳体纵分三叶,是区别于其它节肢动物的稳定而独特的构造,因而得名三叶虫。 三、三叶虫硬体构造 三叶虫的外壳分为背、腹两面。背壳坚硬,由前至后可分为头,胸及尾三部分,通常由几丁质或由碳酸钙、磷酸钙等矿物质进一步硬化而成。腹面除由背壳向下延伸的腹边缘外,节肢是比较柔软的几丁质构成,而其它部分均为柔软的薄膜所覆盖。 三、三叶虫硬体构造 1.头甲构造 三、三叶虫硬体构造 2.胸甲构造 三、三叶虫硬体构造 3.尾甲构造 按 面 线 类 型 划 分 后颊类 无 面 线 类 角颊类 前颊类 四、三叶虫纲的目级分类 四、三叶虫纲的目级分类 ∈2-D3 O1-D3 O1-D3 ∈1-P2 ∈1-∈3 ∈1-∈2 ∈1-O3 头鞍后部最宽,颊部后侧部与颈环融合,颈环具颈刺或瘤,眼位于中部,活动颊边缘有一列短刺,后颊类面线。胸部8-10节。尾部短,近三角形。 头鞍宽伸至前边缘;头鞍沟引长成纵沟,鞍叶与颈环可融合;后颊类面线。胸节较多。尾部大,具三对成叶状肋叶。 头鞍形状不一,多向前扩张或收缩;内边缘狭或缺失;面线多为前颊类或角颊类。胸部8-19节。尾部大或中等。 头鞍一般向前收缩,头鞍沟形状不一;多具内边缘;面线大多为后颊类,少数为前颊类。胸节多。尾部小 头鞍长,两侧平行,内边缘不发育,面线后颊类。胸部5-11节。中至大尾型,多具边缘刺。 头部半圆形,头鞍沟发育,眼叶长呈新月形,后颊类面线或面线融合。胸节多。尾部小。 壳体均很小,头鞍近柱形或锥形,大多数无眼及面线。胸部2或3节。尾部与头部近等大。 齿肋虫目 Odotopleurida 裂肋虫目 Lichida 镜眼虫目 Phacopida 褶颊虫目 Ptychopariida 耸棒头虫目 Corynexochida 莱德利基虫目 Redlichida 球接子目 Agnostida 五、三叶虫的生态 三叶虫大多数营底栖生活,部分以游泳或随海流漂游或附着在海藻上漂浮,以微小动物及低等植物如海藻等或其它动物的尸体为食。底栖爬行者以其扁平身体配合成对附肢贴伏海底向前爬行或作暂短的游移。少数可钻入泥沙中生活。有的三叶虫肋刺、尾刺都很发育,具柄状眼,可能为使不陷入淤泥并尽可能扩大视域。至于头尾具长刺,能卷曲的三叶虫,主要是防御强敌侵害。有些三叶虫能迅速卷曲成球形可免遭攻击、吞食,亦可使身体落人海底来躲避强敌。 底 栖 爬 行 的 三 叶 虫 产自内蒙古 产自内蒙古 游泳的三叶虫 六、地史分布 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早期,在寒武纪、奥陶纪最为繁盛,主要类别为莱德利基虫目、球接子目、褶颊虫目和耸棒头虫目,是划分与对比寒武系、奥陶系的重要化石门类。志留纪开始显著衰落,其中志留纪和泥盆纪以镜眼虫目、裂肋虫目、齿肋虫目和少量褶颊虫目为主,石炭纪和二叠纪仅有少量的褶颊虫目分子,最终于二叠纪末期绝灭。 第三节 介甲目 一、概述 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其化石统称为叶肢介。现生叶肢介为一类小型淡水至半咸水的水生生物,软体被包被在两瓣半透明的几丁质外壳中,软体由头、胸、腹部和一个尾节组成。化石中主要保存其壳体部分。 二、壳体的形态及构造 壳形轮廓多为圆至椭圆形,壳体多在5-15mm,成分为几丁质。最早形成的壳体部分称胎壳,围绕胎壳分布有1至数十条细而规则的同心线,称生长线,相邻的两个生长线之间的区域称生长带,生长带上光滑或可具线状、网状装饰。部分种类具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