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终结版解决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题型:名词解释 5个、读图分析 2个、简答 3个、论述2个 1、经济地理学: 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发展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等内容。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②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各相关部分; ③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④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地理学 经济全球化: 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和现象。 1.1全球化及其特征: 世界范围的各种进程使得全球更加一体化和相互依存 交通、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 通过商务、通讯和旅行 多个层面:经济、环境、文化与政治 特征一:日益全球化的资本流动 ①外国直接投资(泰国的案例);②自由贸易区与出国导向的工业化; ③流动的方向:核心国家之间,或从核心国家向边缘国家 中心和边缘模型:?在不同的知识领域 ?地理学者:人文地理学的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地域尺度 特征二:跨国公司 ①规模经济;②税收和关税节约; ③避开工会、寻找便宜的劳动力;④外国政府的金融刺激 特征三:国际力量作用增强 ①贸易中“看不见的手”;②市场经济的成功; ③放弃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④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⑤欧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特征四:流动的劳动力 ①边缘-核心:劳动力与汇寄,智力流失; ②从核心-边缘:教育、技术、管理和娱乐的出口。 特征五:旅游全球化 ①多功能(贸易平衡、现代化、外国直接投资); ②“无烟工业”与劳动密集;③后向联系 1.2 经济地理学的性质与作用 ?从空间上来看待社会经济的转变: ?(1)最根本的社会和经济转变———从传统的农村转变为现代的城市———是从空间上表现出来的。 ?(2)绝大多数的生态系统也是从空间意义上来界定的。 ?(3)制定和落实法律和规则的机构的管辖范围也是从空间上界定的。 Part1 从三维观点看待发展:密度、距离、分割 Part2 塑造经济地理:规模经济和聚集、要素移动和移民、运输成本和专业化 Part3 重构政策辩论:①无拥挤集中:包容性城市化政策;②和而不同:采取有效的地域发展方法;③赢者无边界:贫穷国家和世界市场的一体化。 第二章 农业区位论与农村发展 2.1 基本概念:点位、区位 1、点位: 自然地理位置在农业中, 它指土壤、 气候、 地貌和其他自然特征, 在时间维度上相对稳定。 ?(科普: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地理位置:与市场的相对区位快速变化;在现代社会,位置比点位更为重要.;对位置关系的研究属于区位论家族) 2、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 等方面的意义, 强调各地理要素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与区域上的反映。 3、租金:合同租金, 佃户由于使用土地或资产向他人的实际支出。 4、经济租金:作为对回报水平的测度。 5、区位租金: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摩擦产生的(租金)差异。 6、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假设、形成机制、意义及局限(核心:土地租金)(课本P59) ①假设: A. 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 B. 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当时无火车,暂假定无通航河流); C. 腹地具有均质性,即认为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境相同; D. 据城市 80km 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E. 人工产品供应只要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只来源于周围平原; F. 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G. 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生产者—农民承担。 遵循农户潜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②形成机制: A. 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 B. 地租收入公式: R = PQ-CQ-KtQ=(P-C-Kt)Q C. 其中: 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 D. 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点 E. 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产品一般斜率较大。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