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复习题答案
自然地理复习题
自然地理与田园城市建设。
无论从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物产、自然的美景,还是从休闲城市的独特氛围、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等各个方面,成都,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可谓是“天生丽质”、“天然宜居”。
成都,做为中国西部一个内陆城市,缺乏沿海城市的诸多优势,面对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只有不断彰显城市魅力、激活发展活力、构建核心竞争力,使成都具备一流的创业环境,才能成为中国吸引全球产业的亮点区域和“宜业之城”。
2.自然地理与经济区划。
广义的自然区划包括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前者是对某一自然地理成分的区划,后者着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对自然综合体进行区域划分。所谓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
3.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地壳变动与海平面的变化。因此,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
4.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比较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石头的成分中含CaCO3,空气中含CO2,它们会发生反应:CaCO3 +CO2 +H2O==Ca(HCO3)2生成溶于水的Ca(HCO3)2 。从而就有了滴水穿石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每一滴水落下来都会有一次小“爆炸”,次数多了就穿石了。
5.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简称偏向力。它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实际不存在),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
论自然地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内动力地质作用及结果。
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常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8.中国自然地理格局与国家安全局势。
中国周围分布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阿富汗)、中亚、北亚等国家。亚洲所有的习惯性分界,中国都与之相邻,所以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和中国息息相关。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形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形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国海之争等。
9.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结果。
由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包括太阳辐射,日月引力)并作用于地壳表层的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几个阶段。以上作用都有重力能参与并起重要作用。外力作用使地表物质不断遭受破碎、分解、迁移、沉积使地壳表面削高填低趋于夷平,同时经过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新的沉积岩。
10.柯本气候弗雷德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柯本以气温和降水为指标,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进行气候分类。把全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其中四个以气温划分,即赤道气候带(用A表示)、暖温带气候带(用C表示)、冷温带气候带(用D表示)、极地气候带(用E表示)。剩下的所有干旱地区单独分成一个气候带,即干燥气候带(用B表示)。贝尔格1925年根据气候同自然景观的关系,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全球低地气候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萨王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内陆沙漠气候、副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泰加林(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11种气候带。
11.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系统的自稳定性和自组织性与系统反馈有什么关系。
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J925 1 压型板屋面.PDF VIP
- 视听语言 镜头运动.pptx VIP
- 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问卷.docx VIP
- JB∕T 5317-2016 环链电动葫芦.pdf VIP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语文试卷.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自查.pdf VIP
-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3篇).docx VIP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docx VIP
- 2024年五恒系统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