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二倍角对应:半径转过的角度是方向面旋转角度的两倍 微体互垂截面,对应应力圆同一直径两端 微体平行对边, 对应应力圆同一点 2a C 转向对应:半径旋转方向与方向面法线旋转方向一致; Page* ? 几种简单受力状态的应力圆 ?x ?x 单向受力状态 ?x ?y 纯剪切受力状态 ? ? o R=?x 双向等拉 ? ? ? ? ? ? o ?x/2 R=?x/2 C ? o ? ? C 圆心坐标: 半径: MECHANICS OF MATERIALS Page* B U A A MECHANICS OF MATERIALS B U A A Page* 6-12,6-15(b), 7-2,7-3(c,d), 7-5 Page* 本 讲 内 容 第七章 应力状态分析 叠加法二:逐段分析求和法 Page* A B C 例1: 求图示外伸梁C点的挠度和转角 A B C A B C qa qa2/2 仅考虑BC段变形(刚化AB) 仅考虑AB段变形(刚化BC) 二、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 总挠度和转角 Page* 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静定梁的任一横截面的总位移,等于各梁段单独变形 (其余梁段刚化)在该截面引起的位移的代数和或矢量和。 进一步讨论 A B C A B C A B C qa qa2/2 Page* 例2:E常数, , ,求 P A B C 刚化AB段: 仅考虑BC段变形: 仅考虑AB段变形: BC段刚化: A B C A B C P Page* AB段的变形: 仅考虑BC段变形: A B C Page* 例3:E常数, , ,求 P A B C E F A B C E F A B C E F A B C ? 对称性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P/2 C F B Page* 例5:EI =常数,求 A B C F A B C BC刚化 F B C A F Fa w3 2. BC扭转(AB刚化) 3. BC弯曲(AB刚化) 1. AB弯曲(BC刚化) Page* §6-7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一、梁的刚度条件 [d ]——许用挠度,[q ]——许用转角 一般用途轴: [d ] = (5/10000~3/10000)l 重要轴: [d ] = (2/10000~1/10000)l 起重机大梁: [d ] = (1/700~1/1000)l 土建工程中的梁: [d ] = (2/10000~1/10000)l 安装齿轮或滑动轴承处: [q ]=0.001rad Page* 二、梁的合理刚度设计 EIz——弯曲刚度,Pk——广义力(P, m, q) ? 梁的弯曲变形与梁的受力、支持条件及截面的弯曲刚度EI有关 1、可以采用提高弯曲强度的某些措施,例如合理安排约束、改善 梁的受力等方法,来提高梁的弯曲刚度。 2、但梁的合理刚度设计与合理强度设计不尽相同。 Page* 三、提高梁刚度的主要措施 ? 合理安排梁的约束; ? 改善梁的受力情况; ? 适当增加梁的约束,变静定梁为静不定梁。 1、减小M的数值: 2、提高I/A——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3、减小跨长l 4、提高材料弹性模量——选择E大的材料 5、整体提高EI——更大范围内使EI提高 不同于提高Wz/A 不同于提高[?] 不同于提高(M/W)max 是局部加强 Page* 1、合理安排约束与加载方式 增加约束,制作成静不定梁 Page* (1)强度是局部量,刚度是整体量(积分) 2. 与梁的合理强度设计的不同点 辅梁、等强度梁是合理强度设计的有效手段,提高梁的刚度须整体加强 小孔显著影响强度,但对刚度影响甚微 Page* (2)强度与材料 和 相关,刚度与E 相关 高强度钢一般不提高E 钢与合金钢:E =200 ~ 220GPa 铝合金:E =70 ~ 72GPa (3)刚度对梁的跨度更敏感 Page* 跨度微小改变,将导致挠度显著改变 例如 l 缩短 20%,dmax 将减少 48.8% 梁跨度的合理选取 Page* §7-1 引 言 §7-2 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 第七章 应力状态分析 §7-4 复杂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7-3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7-6 应变分析与电测应力 §7-5 广义胡克定律 §7-7 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简介 Page*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 §7-1 引 言 低碳钢 铸 铁 铸铁断口与轴线垂直,低碳钢断口有何不同,为什么? 二者都容易由实验建立强度条件。 一、为什么要分析应力状态 Page*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 低碳钢 铸 铁 容易由实验建立强度条件。 与拉伸断口有何不同,为什么? 拉伸与扭转强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交通银行真题及答案(可下载).doc VIP
-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pdf VIP
- GZ067 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赛项正式赛卷模块A 评分标准-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pdf VIP
- TPM课件完整版本.ppt VIP
- 河北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选聘专任教师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学堂在线《临床中成药应用》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x VIP
- 围墙护栏制作与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ocx VIP
- 2025年甘肃省张掖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