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和墓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陳中和墓園

學校週邊三級古蹟自學單 ---陳中和墓園實察篇 一、老師的叮嚀 在閱讀這些資料之前,我想提醒你們的是,台灣糖業的「資本主義化」過程並不容易,事實上新式糖廠的設立,乃是建立在總督府的軍事鎮壓、地方控制、法令政策等各方面「成效」之上。若缺乏總督府種種的保護政策,或許台灣資本主義的腳步會走得更慢也說不定。 另外,新式工廠作為一種「技術物」,其中所隱含的政治意涵也值得深思。新式糖廠的效率與產量遠高於傳統工廠,理論上引進新式的機器能提升蔗農的生活水準;但建造新式糖廠需要的龐大資金,對農民而言是個巨大的門檻(Q:對誰有利?),因此在科技進展的同時,農民未蒙其利反而被排除在外。 同學不妨回想,傳統的製糖方式(如牛犇廍、公司廍)雖然感覺起來較沒效率,但卻是農民能參與其中的科技。新式工廠所需要的大量資金與高度技術排除了蔗農「科技參與」的可能性,連帶地把他們的地位貶低到原料的製造者/工具。因此顯而易見的,新式糖廠壓縮傳統糖廍空間的同時,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也更形邊陲。 尋求資本的壟斷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結果,日本人資本家與殖民者的雙重身份是這麼鮮明,強化了他們作為剝削者的形象。是故,當我們談到日治時期的農民運動時,會不時發現其中夾雜了反殖民意識,其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最後,「閱讀」與「誤讀」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因此我盡可能地在最後附上原始的資料,以及留下足夠的線索。請試著將這本手冊當成起點,從這裡拓展更多的視野。 祝你們使用愉快。 二、實察手冊/筆 指南針、羅盤傾斜計 雨傘、帽子(防曬的用品) 礦泉水 相機(自由攜帶) 長褲、布鞋 三、實察內容 陳中和生平 1860年台灣開港之後,洋商勢力大舉進駐,本地商人壟斷貿易(行郊)的時代也宣告結束。洋人與當地居民語言不通,往往利用「買辦」來進行貿易,這些買辦熟悉語言與當地市場,當他們自雇主(洋商)習得貿易的技巧後,往往又會變成洋行的競爭對手。 陳中和曾跟著陳福謙做生意。陳福謙是典型的買辦,藉著將打狗一帶的砂糖直接出口至日本而獲得龐大利潤。陳中和年輕時便展露出商業的才幹,脫離陳家後更自行創立「和興行」。1895年台灣被割給日本,陳中和因與總督府關係良好而獲得多項產業特權。其下主要的產業有:新興製糖、烏樹林製鹽與陳中和物產株式會社。 陳中和同日本資本家一樣,為了尋求穩定的製糖原料來源,於是盡可能地擴張土地。又,當年收購鹽埕區一帶的土地,地價也隨著高雄港的擴張而水漲船高,使陳家的基業更形龐大。 日治時期陳家的政商色彩濃厚,戰後仍然延續這股實力。姑且不論是否存在著地方派系或利益交換的問題,總之,國民黨承認了陳家的利益:陳啟川曾當過高雄市長,而陳田錨則長期擔任高雄市議會議長;墓園中有國民黨大人物所捐的碑也說明了這一切。只要回想一下,陳中和去世時(1930)台灣仍然處於日本的統治,這些碑是在戰後(1945)才放上去的。 陳中和墓園簡介 ~ 到底要看什麼呢? 陳中和(1853-1930)為清末、日治時期台灣重要的企業家。其墓園位於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旁,建於1930年(昭和5年),為台灣地區少數著名墓園之一,目前陳中和柩靈已遷葬於大社陳家墓園。民國85年經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成為本市第八處古蹟。此墓園建築在中國的園林建築中被歸類為「別業」,陳中和墓是由廈門石匠蔣馨所設計,用的是福建引進的上等石材(泉州白石與綠色青斗石)。 圖一:陳中和之墓 興建年代 1930(昭和五年) 公告日期 1996(民85年)8月27日 文化資產級別 三級古蹟 設計者 蔣馨 建造者 陳家 形 式 石材陵墓 面 積 2235平方公尺 地 址 苓雅區福安路326號 管理單位 高雄市政府養工處 (一)看配置: 台灣古墓採用傳統閩南形制,基本配置以「墓塚」為中心,前置「墓庭」及「墓埕」。為官者的墳墓需遵照《大清會典》規定建造,連一般老百姓的墓園也受到規範,以體現社會中既存的等級制度。然而隨著法律的鬆弛,百姓的墓園建築也成為展示經濟能力的一種指標。 墓塚區 下方為深四、五尺的墓穴,靈柩置放其中,表面再覆土,隆起如龜甲,又稱「墓龜」。其外圍常順坡築一道矮牆,邊緣留設排水溝,以防墓塚積水,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 墓庭區 是指墓碑前方,由兩側「墓手」維護而成的空間,主要配置有墓碑、肩石、墓手、供桌等,地坪為硬鋪面,有的中央鋪有拜石。 墓碑:以厚實的石材製成,表面有墓銘,刻寫著死者的官銜、大名、祖籍、生卒年月日及立碑的後代子孫姓名等。 肩石:位於墓碑的兩側,主要作為鞏固墓碑之用,表面亦雕以繁複的花紋,具有藝術價值。 墓手:即墓碑的兩側,如階梯狀向外層層曲折伸出的矮牆,內小外大呈環抱狀,又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