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输管道课程设计计算书

长输管道课程设计计算书基础参数1、 设计输量鄯善——兰州原油干线为:G=2000×104t/a;,换算成SI单位质量流量:kg/s2、 以最高加热油温50℃和最低进站油温为进出站的油温(10+3)℃,求平均温度t(平均)=1/3*50+2/3*(10+3)(进)。T=25.3℃3、根据公式ε=1.825-0.001315*ρ20℃;ρtpj=ρ20℃-ε*(tpj-20)。ε=1.825-0.001315*856.9=0.698;ρtpj=856.9-0.698*(25.3-20)=853.2kg/m³\4、求体积流量Q20=G/ρtpj℃:Q20=G/ρ=661.376/853.2=0.775m³/s5、含蜡原油取1.5~2m/s的经济流速利用,选择管内径。以1.5、1.75、2m/s。计算内径,然后系列化,依据《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本附录,选择3个较大的接近的管径。d1=0.811md2=0.751md3=0.702m取API标准管D1=864mmD2=813mmD3=762mm6、确定粘度。温度℃1015203050粘度mPa.s94.336.223.514.57.69动力粘度μ=运动粘度υ=7,确定壁厚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油管道直管段钢管管壁厚按下式计算:式中:——计算的屈服应力,MPa;——工作压力,MPa;——管道外径,mm;——强度设计系数,此处取=0.72;——焊缝系数,此处取=1.0;——管道厚度,mm。管道系统设计压力为8MPa时,管道选用X70、API标准钢管,屈服强度483MPa,壁厚计算结果如下表1-14:壁厚计算表1公称直径(mm)计算壁厚(mm)腐蚀余量(mm)实选壁厚(mm)管道外径(mm)DN7628.76110.3Φ762×10.3壁厚计算表2公称直径(mm)计算壁厚(mm)腐蚀余量(mm)实选壁厚(mm)管道外径(mm)DN8139.35111.1Φ813×11.1壁厚计算表3公称直径(mm)计算壁厚(mm)腐蚀余量(mm)实选壁厚(mm)管道外径(mm)DN8649.93111.1Φ864×11.1以Φ813×11.1为例,详细说明计算步骤以及布站方案,其他两种管径的计算结果以及布站方案只见对比表格判断流态:雷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根据规范DN450mm的管道e取0.1mm。管壁相对当量粗糙度为:2*0.1/(813-11.1*2)=2.529*10^-4查得公式:代入计算得:Re1=768096.8982000ReRe1=768096.898,故流动处于水力光滑区,可确定m=0.25,β=0.0246总传热系数K,埋深ht=1.8m;土壤导热系数t=1.4W/(m*℃),由于(ht/Dw)2,则由公式得到=1.57W/(m2*℃);即使传热系数K=1.57W/(m2*℃)水力工艺计算1,翻越点判断水力坡降i=i=0.00331由管线纵断面图可知(1702km,2800m)处可能存在翻越点。取局部摩阻占沿程摩阻的约1%,全线总压头损失公式:(2-2)式中:——全线压头损失,m;——沿程摩阻,m;——管道起点与终点的高程差,m;——局部摩阻,m。由公式(2-2)计算得:全线总压头损失:H=1.01×0.00331×1600×103+1539-800=6087.96m到(1702km,2800m)处压头损失:Hf=1.01×0.00331×(1702-290)×103+(2800-800)=6720.46m。由HfH,知在(1702km,2800m)处存在翻越点。2,确定泵站数:采用任务书中给的第一台泵作为输油泵。以Q1.75为横坐标,H为纵坐标,泵的特性曲线结果为H=326.5-0.00008Q1.75,在Q为2790m3/h时,泵扬程为240.82m。管道允许的最大出站压力为8MPa,最多只允许3台泵串联运行,同时需要一台泵备用。站数n=6720.46/(240.82*3)=9.3,圆整N=103,站间距以及分输情况站的数量n=11平均站间距为L间=1600/10=160km分输点为(978,1520)即管线长度为978-290=688处,第6站分输,输量为1800×104t/a。设分输站一座热力工艺计算确定热站数比热容ct=1891.8J/(kg*℃);t0取冬季埋深处平均地温2℃。取TZ=15℃,按平均布站反算出站温度,起点油温计算公式:系数a=;a=3.2×10-6;摩擦生热b=;b=5.81℃;热泵站出站温度TR=30℃。重新计算第一部分中的基础参数,计算结果如下表:工艺参数表出站温度TR(℃)平均温度T(℃)平均密度ρ(kg/m3)体积流量Q(m3/s)水力坡降i(m/m)b(℃)站间距(km)3020856.90.7720.003595.81350至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