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绵不断的山脉 一望无垠的平原 险峻幽深的峡谷 魔鬼城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力的作用结果 2、内力作用——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板块的张裂拉伸产生的宏观地貌 板块的碰撞挤压产生的宏观地貌 * 1、了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2、了解内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3、了解各种外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1、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 2、思考: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什么地形?板块张裂拉伸,形成什么地形? 【自主思考】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缓 风化、侵蚀、搬运、固结成岩 太阳能 外力作用 使地表趋于高低起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地球内部 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表现形式 能量来源 地质作用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朝相反的方向改变地表的形态,其中以内力作用为主 1、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1、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人类一直不断探索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 块 板 洲 极 南 非 洲 板 块 度 印 洋 板 块 亚 欧 板 块 美 洲 板 块 平 太 板 块 洋 A B C D E F 说一说:板块名称 (1)板块的生长边界: 3、板块边界类型;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 板块边界处的地貌类型 张裂拉伸 (2)板块的消亡边界: 3、板块边界类型;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 板块边界处的地貌类型 碰撞挤压 板块运动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陆陆碰撞 陆海碰撞 板块分离(张裂) (生长边界) 形成高大山脉、高原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青藏高原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海洋板块形成海沟 南美安第斯山脉、北美落基山脉 太平洋西岸岛屿(如日本群岛、) 形成海洋和裂谷、 洋底: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中脊。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3)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类型 东非大裂谷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 板块张裂区 (生长边界) 大西洋 ? 红海 ? 东非大裂谷 ? 冰岛 ? 板块碰撞区 (消亡边界) 喜马拉雅山脉 ?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 ? 落基山脉 ? 东亚岛弧链、海沟 ? 亚欧、非—美 印度洋—非 美—亚欧 印度洋—亚欧 非—亚欧 太平洋—美 太平洋—亚欧 非内部张裂 【学习展示】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说一说:下列山脉的成因 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课堂小结】 * * *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