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集团公司岗位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XX集团公司岗位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领略着大自然的微风细雨,带着一分崇敬与神秘,我们来到花园般的新登集团公司,走近奋斗在一线的矿工兄弟,用心探寻他们默默奉献,扎实工作的闪光足迹,用心倾听他们曾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的,和着时代节拍的奋进强音。
新登矿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处处彰显着企业与自然的和谐。轰轰的机声,高高的井架,飞转的天轮,一双双有力的大手,无声地塑造着钢筋铁骨般的新登人。塑造着这伟大时代的主人翁,他们就像“乌金”一样,带给人们光和热。用青春和热血,唤醒了这片沉睡亿万年的煤海,他们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张扬着个性、挥洒着汗水、承受着艰辛、品味着喜悦。他们探索着、奋斗着、实践着,在追求卓越中寻求新意,在干事创新中寻求快乐,在默默奉献中实现价值。
李大钊曾经说过: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矿工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自然也应该拥有美好的一切。然而,当开采光和热的责任落在了他们的肩头,他们义无返顾地在深深的地层中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奉献着爱。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在新登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中,他,一个普通的机电设备维修工人,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他没有惊天动地、慷慨激昂;也没有感人肺腑、豪言壮语;有的是为事业付出的满腔热忱和无献忠诚,他就是我今天所要采访的登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登集团公司机电维修科副科长娄万青。
朴实的容颜,偏瘦的身材和不时流露出的诚实的微笑,坚强的性格造就了他坚韧刚毅的优秀品质。
1991年,正值青春年华的娄万青,抱着一腔热情来到新登煤矿,被分配到机务车间当上了一名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工。在当时条件差、设备陈旧的艰苦环境中,他毫无怨言、踏实肯干,谦虚谨慎、刻苦钻研,敬业、勤业、精业,始终把岗位当作舞台,把工作当作事业,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充实完善,在发展中开拓创新,为及早掌握先进的煤炭机电维修技术,他收集资料,观察思考,把诸多的知识融汇贯通,学以致用,很快熟练地掌握了机电维修技术,练就了一手手到病除的绝活,攻破了一道道难关。用忠诚为新登的发展史泼墨添彩。
谈起工作的事,坚毅干练的娄万青深有感触的说:随着煤矿机电技术不断推广应用,给我们机电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修工必须不断学习,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才能赶上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步伐。
1993年,新登煤业公司进行二期改扩建工程,为满足企业的供电需求,需要增加设备容量,决定把原来的10KV变电站改造成35KV变电站。公司领导把二次控制回路安装的重要任务交给了娄万青。当时企业自备的35KV变电站很少,而生产厂家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封锁,在既没有厂家指导,又没有资料,只有设计院提供的图纸,给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大胆创新,利用过去所掌握的知识,拆开机器,摸仿线路板绘图,边查资料边耐心琢磨,并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虚心请教。通过努力,他逐步弄通了原理,排除了故障,掌握了维修技术,顺利完成了35KV变电站二次控制交流的安装工作。
在新登煤矿平地副井二米绞车TDK系统的安装工作中,娄万青以他过硬的技术水平解决了许多安装技术难题。当时,河南省除几个大的矿务局外,地方国营矿还没有一家安装这种型号的绞车。虽说TDK系统属我国引进前苏联的先进技术,具有提升容量大安全性好,控制闭环等优点,是当时国内外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它的电器液压系统在当时来说是相当复杂,安装难度很大。关键时领导首先想到了他,由于他在35KV变电站改造安装工作中出色的成绩,把他调入安装小组担当大任,专攻电气系统,他在设计院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安装调试。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前期工作进展很顺利。可到了调试的关键阶段,却遇到了减速度无法控制的情况,尽管多次调试,查找原因,安装工作仍然无法进展,就连负责指导的技术人员对此也一筹莫展。在这紧要关头娄万青大胆决定:对原设计线路进行改进。当时多数人员坚决反对,大家心理非常清楚,如果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娄万青顾不得那么多,经埋头思索反复论证,他把结论向领导做了详细汇报,最终赢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采用仿真技术对主控机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加入PID调节装置,最后通过实际运行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完全满足了新登煤矿副井的实际生产需要。
2002年,为了满足生产巷道的延伸,公司决定在南翼安装一台75KW无极绳绞车,用于运输人员和物料。当时设计是采用长治市厂家生产的单工软启动。经过试运行,表明系统故障频繁,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