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维生素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NADPH+H+ NADP+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NADPH+H+ NADP+ 四氢叶酸 1.来源 广泛存在于绿叶植物中,肝脏中含量丰富。 2.生化作用 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 3.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贫血。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八、维生素B12 1.来源 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如肝、肾、瘦肉、鱼类、蛋类中含量尤高。吸收有赖于内因子。 2.生化作用 参与体内甲基转移、一碳单位代谢。 3.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疾病。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1.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coholamine) 2.体内活性形式为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甲基钴胺素 5 ?-脱氧腺苷钴胺素 3.理化性质稳定 H CONH2 CH3 N H CH2 CONH2 H N CH2 CH2 CH2 CONH2 CH3 CH3 R:-CH3 甲基钴胺素 R:5`-脱氧腺苷 5`-脱氧腺苷钴胺素 H H H H CH2OH O OH N N CH3 CH3 O P O O O CH CH3 CH2 NH CO CH2 CH2 Co+ C CH3 R H C N H CH3 CH3 CONH2 CH2 CH2 N CH3 CH CH3 CH2 CONH2 CONH2 CH2 CH2 A B C D 九、硫辛酸(lipoic acid)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硫辛酸(lipoic acid)不溶于水溶于脂溶剂,食物中与VitB1同时存在。不属维生素范畴。 (二)生化作用 1.是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的辅酶,起转酰基用。 2.有抗脂肪肝和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 氧化型 还原型 + 2H - 2H C H 2 C H 2 C H S S ) (CH 2 4 HOOC C H 2 C H 2 C H SH SH ) (CH 2 4 HOOC 十、维生素C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1.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2.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极不稳定,加热和氧 化剂易被破坏。酸性中较稳定。 + 2H - 2H C C C H C H 2 O H O H H O H C C O O O H C C C H C H 2 O H O H O H C C O O O 维生素C 脱氢维生素C 2.生化作用 (1)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铁的吸收。 (2)参与胆固醇的转化。 (3)保护巯基酶不被氧化。 (4)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而排除铁外。 3.缺乏症 坏血病。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来源 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如 番茄、柑桔、青椒、柠檬、鲜枣、山楂、刺梨、沙棘、猕猴桃等含量丰富。 排出 酶 SH SH + M2+ 酶 S S M 2×G-SH 酶 SH SH (酶活性恢复) S S M G G M:重金属离子 维生素C (还原型) 维生素C (氧化型) G-S-S-G 2×G-SH 还原产物 脂质过氧化物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 维 生 素 (Vitamins)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低分子有机物质。 一、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一)命名 1.按发现先后以拉丁字母命名,如维生素A、B、C、D、E、K等。有些在发现时认为是一种,后经证明是多种维生素混合体,命名时便在其原拉丁字母下标注1、2、3等加以区别,如B1、 B2 、 B6等。 2.根据化学结构特点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等。 3.根据功能作用命名,如抗干眼病维生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等。 第一节 概 述 (outline) 可按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维生素。 (二)分类 二、维生素的需要量 是指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的必需量。 三、维生素的缺乏与中毒 主要有摄入量不足;吸收利用率降低;需要量增加;肠道细菌合成减少。 (一)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二)维生素中毒 摄入过多时可发生中毒,干扰物质代谢。 (Lipid-soluble Vitamins)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 1.天然形式 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 (一)化学本质与性质 维生素A1(视黄醇) 全反型 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 全反型 C H 2 O H 2.活性形式 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C H 2 O H V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