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清导航】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伤仲永》课件 语文版
* 七年级上 配语文版 语 文 第五单元 第20课:伤仲永 lì yì pān yè mǐn zhòng chèn 附属,隶属 曾经 相当,符合 团结族人 消失 四处拜访 求,索取 为……感到惋惜 从此;立刻完成 纷纷 名词,自己 介词,从 动词,听说 名词,名声 代词,他的 代词,他的 代词,代诗 代词,这样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到 在 它,代书具 他,代仲永 代五岁作诗这件事 结构助词,的 代仲永写的诗 不定代词,有的人 或许,或者 文采和道理 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的条理 纷纷 稍微 普通人,一般人 许多人,大家 此,这 判断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名词作动词,用对待宾客的态度来对待 名词作状语,每天 动词作状语,哭着 6.重点句子翻译。(8分)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借邻居家的(书具)给他。 他的诗把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人作为内容。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物索要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是有利可图的事,每天引着仲永四处拜访,(却)不让他去学习。 一、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填空。(6分) 《伤仲永》的作者_______,字_____,晚号_____,我国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家、_____家和_____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的“伤”的意思是___________。本文采用_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 2.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其三,从方仲永本身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北宋 政治 思想 文学 哀伤、哀怜 叙事 议论 后天教育和学习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自己没有上进心,不思学习 3.用自己的话为下面的人物各写一句评论。(4分) 仲永的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交代方仲永“世隶耕”,五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 5.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说明,并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4分) 贪财短视之人 闻听盛名趋之若鹜者 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为下文写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做铺垫。 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幼年时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二是才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前;三是方仲永最后变成一个平庸之人。启示:一个人不管天生多么聪明,不学习,没有接受后天教育,也会沦为平庸之人。学习是使人变得聪明、增长才智的唯一途径。 二、比较阅读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②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团结 纷纷 到了……的时候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 还没有抄写完,就已经能够背诵了。 8.甲文中写方仲永五岁能够“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乙文写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都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3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4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4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3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2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Good morning(第2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四清导航】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
- 【四清导航】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皇帝的新装》课件 语文版.ppt
- 【四清导航】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犟龟》课件 语文版.ppt
- 【四清导航】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巨人和孩子》课件 语文版.ppt
- 吉林省吉林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第六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四清导航】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小溪流的歌》课件 语文版.ppt
- 北京市昌平区2016年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理(含解析).doc
- 吉林省吉林市2016年高考数学四模试卷 理(含解析).doc
- 安徽省芜湖市、马鞍山市2016年高考数学5月模拟试卷 文(含解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